如何预防高温作业中暑?

专题信息
发布时间:2017-07-10

  高温作业

  指有高气温、或有强烈的热辐射、或伴有高气湿(相对湿度≥80%RH)相结合的异常气象条件、湿球黑球温度指数(WBGT指数)超过规定限值的作业。

  是指在地市级以上气象主管部门所属的气象站向公众发布的日最高气温超过35度的天气。

 

  高温天气作业 

  是指用人单位在高温天气期间安排劳动者在高温自然气象环境下进行的作业

 

  高温作业几乎遍布于工业生产的所有行业,如炼钢、炼铁、造纸、塑料生产、水泥生产等。 

  高温作业时,人体会出现一系列生理功能改变,主要影响人体的体温调节,水盐代谢,循环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等的功能。这些变化在一定限度范围内是适应性反应,但如超过范围,则会产生不良影响,导致中暑。 

 

  那么夏季高温作业中暑了,该怎么办? 

  治疗原则 

  1.对于先兆中暑,实际上很简单,就是暂时使中暑的人脱离高温现场,并予以密切观察,移至荫凉处。

  2.轻度中暑的时候,迅速脱离高温环境,移至通风良好处休息,并给予清凉饮料和对症处理。

  3.重度中暑要迅速给予物理降温和药物降温,同时要对水与电解质紊乱进行对症治疗。

  预防措施 

  1.要给予足够的饮料,并且要补充营养。每人每天应给予3-5L的含盐饮料。

  2.要给予高温防护服,包括专业防护服,防护眼镜、面罩、手套、鞋盖、护腿等。

  3.要加强医疗预防工作,在就业前和入暑前进行体格检查,排除职业禁忌症。加强领导,改善管理,严格按照国家对高温的规定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