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海 上海宝山
今天是:
 
专题首页 两会报道 政府工作报告摘登 视频报道 代表发言 委员心声 两会图片 图说宝山
您的当前位置:专题首页 > 委员心声
 
 
政协联组专题协商讨论之四:生态发展优先,打造宜居生活环境
来源: 作者: 时间 2017-01-13
 

        1月12日上午,区政协八届一次会议举行联组专题协商讨论。中共宝山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区政协党组副书记、会议主席团常务主席沈伟民,中共宝山区委常委、副区长袁罡,区政府党组成员陈云彬,会议主席团常务主席李岚与政协委员、列席同志就“生态发展优先,打造宜居生活环境”专题展开热烈讨论。会议由沈伟民主持,17位委员和同志先后发言。

 

        张  蕾委员  对生态环境问题,区委、区政府非常重视,也一直在想办法解决。关于如何配合邮轮滨江带发展,我自己也做了一些思考,写了一些提案。建议:是否可以借助每年的6月5日世界环境日,组织论坛,广泛宣传推广,引导大家关注生态环境,对生态环境的改善进行长期系统的思考。
        焦  正委员  宝山过去五年经济的增长有目共睹,在此情况下,提出生态发展优先,打造宜居生活环境非常有必要。生态环境直接影响居民生活,比如很多河道与居民区相邻,河道整治情况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治理环境需要政府投入,更需要居民积极参与其中。要加强对市民的宣传教育,引导市民积极参与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俞信华委员  河道整治,是标本兼治的工作,在水质治理的同时,应加大排污源的整治,要加强对河道周边的“五违”整治,对低效能、高能耗企业要及时关停,充分发挥行政执法作用,形成日常性联合执法机制。一是标本兼治,加大河道整治力度。二是在河道整治中,各级政府应引起高度重视,加强宣传。三是探索城市网格化综合监管模式,将河道治理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四是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培养市民主人翁意识和自治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翁  丽委员  宜居生活环境涉及环境、食品、交通、安全等方面。在改善生态环境,打造宜居生活的过程中,一要规划先行,做好生态环境规划。二要拆建并举,根据百姓宜居需求,统筹考虑拆后的建设问题。三要保障民生,打造15分钟生活便利圈。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从方便百姓的衣食住行出发,统筹考虑;个人也要注意生态文明,绿色出行,垃圾分类等。四要加强宣传,通过政协平台,对接百姓需求,营造人人参与环保的社会氛围。
        周  瑾委员  检验一个城市的生命力和吸引力的标准要看人们是否愿意在此安家。打造生态宜居环境是否要去重工业?我认为工业与生态环境并不矛盾。希望在吴淞工业区转型中正确对待工业与环境并存的问题。
        董怡蓓委员  建议:政府与金融行业联手打造“绿色金融”。
        潘奎元同志  随着经济发展和工业发展,产生了大量“三废”,进入河道,形成危险废物。要把河道淤泥清理干净,但淤泥的去向问题值得研究,环保、水务、市容、农委要加强河道排查,对河道淤泥分类检验,防止污染物进入农田。
        王普祥委员  学校在校舍维修改造方面,涉及消防改造,在用水办证方面遇到困难,希望给予协调解决。学校建设地下车库,周边居民反映对自身房屋有影响,导致无法进行校舍改造,影响学校发展和学生入学入园,希望政府给予支持。
        郭  丽委员  在绿色建筑方面,建议区里设立平台,从立项、规划等源头制定高标准,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建造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蒋传海委员  大型居住社区建设方面,一是市级层面要规划先行,顶层设计。将大型居住区纳入城乡规划,建设一体化系统,统筹考虑市政基础设施,公建配套、社会资源和全市产业资源。二是区层面要立足长远,建管并举。加大创新社会治理力度,将大型居住区与新市镇规划建设相衔接,功能相融合。
        张红梅委员  目前居民环境卫生意识薄弱,不文明现象较多,要加强宣传教育,对不文明现象要加大曝光力度和处罚力度。宝山环境污染较为严重,PM2.5浓度、扬尘污染等问题有待进一步控制,要加大环境综合治理力度,建立长效机制。
        谭雪明委员  作为土生土长的宝山人,本人经历了宝山环境是演变过程。历届宝山政府在生态环境方面投入巨资,做了大量工作,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我比较关注“美丽乡村”建设,区里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总体感觉力度不够大、进展不够快、农民获得感还不高。建议:一是问题导向,综合施策。美丽乡村建设要从村庄规划、村庄建设、村庄环境、公共服务、社区文明等各方面着手。二是齐心协力,全面推进。要调动各方面力量,从农民最关心的问题出发,做好总体目标的计划,分期实施,量力而行,尽快在美丽乡村建设方面取得实效。
        谭春明委员  从执法角度谈治理环境,建议:一是统一部署,二是统一行动,三是建立事后监管机制,纳入征信系统。
        陈  青委员  建议:从心态建设入手,以“公共艺术”的手段切入社会问题,将生态与心态相结合进行建设。
        王平华同志  建议:一是在有限的场地空间中,发展立体停车库。由政府牵头和主导,由规划部门调查立项再建。二是经费安排上建议由政府补贴一点资金,业主出一点,企业赞助一点,停车收费回笼一点。
        陈云彬同志  各位委员、同志讲得很好,提了很多好的建议。结合我分管的工作谈几点感受,《政府报告》和《政协常委会报告》都谈及了生态建设的问题,而且都摆在了重要位置,生态环境问题也是建设“五个好”的内容之一。回顾过去五年,展望未来五年的工作我们始终牢牢把握着这条主线。我区三年环保行动计划实施以来,“五违四必”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和难度,任务十分繁重。宝山是重工业承载基地,区委、区政府下了大决心、花了大力气进行环境整治,我们也全力以赴推进工作,目前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离老百姓的期望还有一定距离。我们有决心、有信心把“五违四必”工作做好。坚持统筹规划,综合施策、分步推进,力争打造生态生产生活相融合、宜居宜业宜游相协调的现代化滨江新城区。
        袁  罡同志  政府工作要接受政协监督,今天16位委员和同志的发言都提出了很好的建议。环境问题包罗万象,有三件事让我感触很深:一是2014年市长咨询会时,部分五百强企业的老总就已经谈及了食品安全和空气污染问题。二是2013年上海有一次持续三天严重雾霾,空气污染环境下任何人无处可逃。三是韩正书记讲上海要提高整体综合能力,产业和工业是不能少的,不能抛开发展讲环境,不能牺牲环境来发展。环境综合整治要有尺度,要综合施策。我谈三点想法:一是生态建设要与心态建设相结合。二是立足实际,解决突出问题。要从全局出发,从空间、规模、产业来考虑,从顶层思维向底线思维过渡;要考虑生态生产生活的宜居性。本届区政府将生态环境问题摆在前所未有的高度,希望大家积极建言献策,也欢迎大家对政府工作提出宝贵的建议和意见。

 
[打印] [关闭]
 
上海市宝山区2017"两会"专题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