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山政府门户网首页
专题首页 最新报道 视频新闻 党建工作 报告摘登 名词解释 图说宝山
您的当前位置: 上海宝山政府门户网站 > 专题网 > 2016党代会 > 党建工作
 
张庙街道:依托“社区党建理事会” 做实群众服务平台
来源: 人民网-上海频道 作者: 时间 2016-04-20
 

    宝山区张庙街道辖区面积5.1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近20万人。辖区有174家驻区单位,36个党总支、213个党支部、8876名党员(其中退休党员6349人),是以一个由工人新村发展而形成的大型居住区,辖区呈现“三多”特点:区域人口多,老年群体、退休党员多,区域可共享资源多。
    “三多”现象的客观现实,给深化拓展区域化党建工作既带来了挑战,又带来了机遇。因此,张庙街道社区党建服务中心针对区域特点,依托由街道党工委牵头成立的“社区党建理事会”平台,坚持问题导向,突出党建引领,注重资源融合,狠抓规范建设,做深做实“社区党建理事会”秘书处工作,探索了一条具有张庙特色的区域化党建的新路。

    职能定位准确,做实服务平台
    实体化运作,让平台更坚实更有效。针对主体多元、需求多样、资源分散的特点,打破原有工作模式,变“条线”为“模块”,变“被动”为“主动”,将张庙区域划分为“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片区,将区域内不同隶属关系的107家“居民区党组织、‘两新’党组织、医疗(学校、企事业单位)等机构党组织”凝聚在“社区党建理事会”平台上,以组织创新推动工作创新。
    项目化运行,让目标看得见摸得着。根据群众需求,将目标任务转化为实在项目,通过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等形式调研梳理出驻区单位党组织、居民区党组织的需求项目和可共享项目,形成《张庙街道社区党建居民区可共享资源及公益需求项目》、《张庙街道社区党建驻区单位可共享资源及公益需求项目》17个大类126个子项目两份清单,以便驻区单位党组织与居民区党组织彼此间进行供需项目对接,受到居民群众的普遍欢迎。宝山仁和医院、长江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泗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3家驻区单位党组织,通过开展“仁和健康大讲堂”、“健康进社区义诊”、“慢性病俱乐部”和“健康星期四”系列公益服务活动,40000余名居民群众受益。
    常态化推进,让工作有动力能持续。聚焦区域党建,认真履行“社区党建理事会”秘书处职能,组建区域内党组织负责人、专职党务工作者、党员志愿者3支党建专职工作队伍;明确社区党建服务中心、居民区党组织、驻区单位党组织、党建专职工作队伍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的职责分工;建立完善驻区单位党组织“报到制度、认领制度、报告制度、评议制度、保障制度”。目前,107个驻区单位党组织与街道居民区党组织“点对点”共建签约率达到100%。

    统筹利用资源,服务群众工作
    按照“条块联动、组织联建、党员联管、活动共办、资源共享、社区共治”区域化党建工作思路,社区党建服务中心确立了党建责任,研究制定了《双报到工作实施方案》,及时公开《党组织(党员)认领公益服务项目清单》,将驻区单位党组织、党员到社区报道情况录入社区党建服务中心平台,促进驻区单位党组织与居民区党组织走到一起开展“对话、交流、结对、协作、共治”,推动各类专业资源和公共服务资源更多地向社区一线聚集、向居民区下沉。
    社区党建服务中心推出的“异香·家苑”综合体服务项目 (异香文艺社-异香情暖园-异香健康坊-异香护航港-异香俱乐部) 5大类25个公益项目已成为社区党建工作的有益补充,13000余名居民群众受益。社区党建服务中心开设的“异香·张庙微社区”微信公众平台,设置了党建连线、志爱驿站、老庙故事、美丽张庙和宜居张庙等板块,增强了区域党组织与党员之间的互动性,形成了共同参与区域化党建的新格局。
    通过“需求库、工作组、服务证”三项措施,积极落实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双报到”制度,积极发挥了驻区单位、居民区党组织和党员的主体作用。同时,结合在职党员工作性质和专业特长,将在职党员按类别编为工作组,采取组团式服务,集中力量解决特定领域的困难和问题。宝钢冷轧薄板厂党委即将落实的30万元公益项目,富浩、呼玛一村等3个居民区的居民群众将受益;上海求真中学党总支推出的为老年人提供午餐资源,1250名老年人得到实惠。
    依托社区党建服务中心平台优势,借助社会组织之力,链接各类驻区单位的资源,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设计并运行的“962899数据信息平台”、中心培育的“飞凤之家”、“雅琴工作室”、“燕子育儿坊”、“社区文化联合会”等10余个本土社会组织,涉及助困、助残、幼儿健康、青少年服务等多个服务领域,4500余户居民家庭得到实惠,居民群众获得感明显增强。

 
[打印] [关闭]
 
 
上海市宝山区第七次党代会专题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