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吴淞街道泗东新村40号楼荣获党员示范楼
伴随着基层党组织、党员、群众自身以及所处社会环境的变化,多年来,吴淞街道党工委以社会结构最密的细胞--居民楼组为切入点,将党建工作重心下移,以党组织、党员联系服务群众为落脚点,因地制宜、聚焦重点、潜移默化,重视党员在日常生活中发挥作用,管好家庭事,关心邻里事,做好楼组事,参与社区事;细微之处见真情,办好实事服务人,建立情感凝聚人,参与管理影响人,推进社区党建向纵深发展,不断打造吴淞楼组党建“升级版”。 1.0版:提高党建楼组覆盖率 早在2007年,党工委就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楼组党建工作的意见》,以“灵活性、多样性”为原则,以楼组为单元成立楼组党小组,并逐步扩大楼党小组的覆盖率,截止目前,成立党小组的楼组数达到1376幢,占总量的85%。在成立的形式上,由过去的单独楼党小组,发展到后来的“牵手楼党小组”、“姐妹楼党小组”、“联合楼党小组”等,尤其覆盖到那些党员数量少、困难群众多的楼组中,真正让楼组党建成为社区服务群众、凝聚人心、共建和谐的有效载体。 2.0版:打造“三级创建”梯次 因地制宜,按照吴淞社区的不同情况,党工委逐步形成了特色楼、党员先锋楼、党员示范楼“三级创建”梯次,每个梯次都有相应的创建理念及具体要求,并全部实行挂牌上墙。截止今年,共创建特色楼120幢,党员先锋楼223幢,党员示范楼85幢。同时,通过楼组活动载体,开展了“结对一帮一”、“邻里大讨论”、“楼组运动会”、“共读一本书”、“家庭厨艺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这些潜移默化的创建活动,大家发现,楼道环境更美了,邻里互动更近了,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更能体现了。由此,增强了大家对楼组党建的认同感和参与度,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3.0版:凸显示范引领作用 楼组党建作用的发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楼党小组长、楼组长及党员这支队伍是否“给力”。在街道党工委的组织下,300余幢楼组的党员开展了“三亮”活动,即亮身份、亮承诺、亮照片,推动了党建引领、党员带头的效应。同时,街道开展了“百名优秀楼党小组长、百名优秀楼组长”创先争优活动,树立和表彰了一批在基层一线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党员群众骨干,以鲜活的“身边事”示范引领身边人。这些楼组骨干,在迎世博活动、创卫工作、安信峰会相关工作,及今年年初的强寒潮应对工作等方面,都发挥了有效作用。 4.0版:探索和实践楼组“微自治” 根据市委“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文件精神,党工委深入调研,商讨把握楼组党建的发展方向和功能拓展,把民主自治管理的理念带进楼组,探索和实践楼组“微自治”,以楼组“微自治”带动社区“大自治”。2016年,党工委将在社区中开展“满意在楼组,楼组微自治”主题活动的试点,围绕提升居民素质、丰富文体生活、维护楼组环境、开展公益活动、调解邻里矛盾等5个方面开展,通过楼组创建带动楼组自治发展,充分整合、调动楼组资源及楼组骨干力量,从而推动社区整体自治合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