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馆校方言传承合作,加深语言文化工作内涵 ——上海大学博物馆方言巡展进校园

发布时间:2024-02-26

上海话是海派文化的承载者,推动上海方言文化创新发展,是传承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中华文化自信的迫切要求,是新时代赋予上海的重要使命。宝山区历来高度重视语言文字工作,坚持以学校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基础阵地,传承弘扬中华优秀语言文化。

由上海市语委指导,上海大学博物馆承办的“海潮的回响:上海方言文化展示体验馆”于2020年底建成开放。为进一步号召中小学生保护传承上海方言文化,营造良好的城市语音环境,构建学生多元化学习的空间。宝山区语委办联合上海大学博物馆在10月至11月联动周边4所中小学校,开展“海潮的回响:上海方言文化展示体验馆(展)”馆校合作系列活动。

展览分为三个板块“海潮激荡”“海纳百川”“海风沪韵”,介绍了上海方言的言语音声、词汇句法,以上海方言为载体,呈现商业经济、市井生活、文化交流中的上海;上海方言文化展示体验馆宣传片以真人融合动画场景的形式,以活泼生动的口吻和戏剧化的互动方式,结合上海日常生活画面和建筑场景,激发学生们的兴趣,寓教于乐,连接多元化的场景设置来展示常用的上海方言。通过展板和宣传片的结合,力求焕发学生对海派文化的兴趣以及对方言的保护意识。 

巡展活动第一站在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宝山潜溪学校室内体育馆开展。学生们分年级在老师的带领下参观,带队老师和博物馆志愿者向学生们介绍展板内容。参观过程中,志愿者积极与同学们进行互动,引导学生了解上海方言文化,“上海话与城市生活”这一板块引起了学生们的强烈兴趣,学生们纷纷用上海话读出相关词汇,感受沪语魅力。 

巡展活动第二站来到上海大学附属学校。活动现场反响热烈,除了老师带领的参观队伍外,也吸引了许多其他年级的学生驻足。同学们站在展板前仔细浏览介绍文字,观看视频时就其中的上海戏曲内容展开了有趣的讨论,有的同学还尝试模仿部分桥段,感悟优秀戏曲文化。

巡展活动第三站在祁连中心校校园操场旁公共空间举办,反响热烈。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了有序地参观,并观看了宣传片。此外,因祁连中心校位于居民小区内部,本次活动还特别邀请了周边居民。社区党员在学生参观结束后进入到校园,讲解老师用上海话为其介绍了沪语的源流与特点。

巡展活动最后一站在大场镇小学教学楼一层大厅举办,主要形式为带队老师带领并适当引导年级学生团体错峰学习参观,此外,学生们在课间休息时也可以自行参观讨论展示内容。

大场镇小学的学生们对宣传片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与老师就视频内容展开了积极互动,为听清沪语的标准发音,主动要求增加视频的音量,在临近参观结束时依然在屏幕前流连忘返。由此可见多媒体手段、卡通内容和视听效果对低龄学生的吸引力和调动性之大。同时,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衣食住行展板内容也吸引学生们频频驻足观看并相互交流,甚至跟着词句进行朗读,激烈的讨论声和愉悦的笑声环绕在整个大厅展示区域。

 

未来,宝山区语委办将联合上海大学博物馆将根据此次巡展经验,进一步完善馆校合作方言巡展活动,更新展示内容,创新展示形式,以更符合中小学教育理念和参观模式的方式继续推出系列活动,在校园打造上海方言文化保护与传承空间,在潜移默化中培育更多上海方言文化的传承者和践行者。留下乡音,记忆沪语,传承文化。


当前页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阅读
  • 宝山汇APP

  • 上海宝山微信

  • 上海宝山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