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战“疫”,月浦青年这样作答“青春考题” ( 2022-05-05 )

青年精神是什么?如何接续发扬青年精神?
  这个春天,面对疫情大考这份“青春考题”,无数月浦团干部和团员青年行动起来,交出了有分量的“青春答卷”。在“青春战疫”的号召下,他们挺身而出,他们同心战“疫”,在参与社区防疫、在物资保供一线,在封控区、在配药组、在攻坚队、在集中隔离收治点……在哪里,都有月浦团员青年的身影。他们用年轻的臂膀扛起战“疫”第一线的险阻,用坚定的信念诠释着青年精神。

微信图片_202205041203484.jpg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

3月下旬,月浦镇社会事业发展服务中心团支部书记张莉,作为第一批战“疫”突击队队员之一入驻封控区:月浦六七九村。为了给自己打气,突击队员们共同唱起《我和我的祖国》,在浓浓夜色的昏黄灯光下,大家唱出了对战胜疫情的希冀,唱出了力量和勇气,唱出了奋斗和担当。拧着一股劲提振一口气,楼道巡逻、医疗保障,密不透风的防护服下衣服被汗水一遍遍浸透,从三月到四月又来到五月,张莉入了驻了一个个封控区,经历了一个又一个岗位。“惟愿五月街头不再孤影,不用隔着屏幕与家人沟通。只愿尽快结束这场战‘疫’,愿上海的街头重归繁华,愿当面对家人说一句,我战胜归来”。

没有太多的语言交流,没有人喊累、喊苦,每个人都在各自的岗位上默默付出。大家都是拧着一股干劲一鼓作气,从来没有如此强烈的感受,无形中有一股强大的集体力量,推动着每个人前行。

“看到居民能按时吃上饭,再苦再累都值得”

随着疫情形势不断严峻,整个浦西进入封控状态,月盛公司团支部书记管晓婷打包好行李留守公司,24小时待命,随时响应组织的工作安排。“紧急通知,物资保障组需要补充力量,请立刻出动” 管晓婷迅速前往月浦保供菜分装现场,接收物资、清点数量、核对数据、分配品类、搬运装车。从白天到黑夜,尽管在不断的分装、搬运工作中腰已经直不起来,双手已经脱力颤抖,但她知道,她不能休息,不能停。“这是居民们的生活保障物资,物流运输在冲刺,我们更要争分夺秒。”一车、两车、三车……尽管“小蓝”下她的衣服湿了干,干了又湿,她始终努力为保障月浦居民基础生活物资而默默得贡献着自己的微薄之力。“看到居民顺利拿到保供物资,再苦再累都值得。”

“希望刚出生的宝宝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温暖”

“啊!宝宝出生啦!那真是太好了!”月浦镇团委副书记、社区团总支书记王婷兴奋不已,3月31日以来王婷成为了庆安二村居委会第五片区“片区长”,同时兼任小区配药组组长。疫情伊始,为更好地精细化服务居民区,庆安二村小区按照户数划片管理,每个片区有一位负责人,负责协调解决片区内居民的各种需求及问题,大家昵称他们为“片区长”。规划楼道工作、统筹楼道开展核酸检测、抗原筛查、为居民协调保障菜、收集居民配药信息……一桩桩一件件,王婷都完成得一丝不苟。每次配药,她带领的配药工作组都逐个向居民核实信息、上门收取医保卡和病历本。为了保证药物信息准确,有时她还特意叮嘱收集居民所需药物的原包装,挂号、开处方、取药、分装、复核、送药,她跑遍各大医院,始终准确并持续得满足小区2500多户居民不同的配药需求。

“我们片区的孕妈妈快生了,可是她原定生产的医院涉及疫情临时消杀中!”第一片区长严金兰着急不已,王婷得知情况后,凭借着配药工作中积累的经验,紧急联系了一家可以接收孕妇转院生产的医院。在反复确认孕妇及医院信息无误后,她们共同帮助孕妇及家人前往医院待产,同时不忘为居民查漏补缺需要携带的待产用品。在她们的共同努力下,一个健康的宝宝顺利出生,母子均安。“上海的这个春天,有点艰难…但无论如何,正因为被需要,我更充满力量,希望我们微弱的火光能多照亮一些地方,希望刚出生的宝宝也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温暖。”

“穿上大白,做好抗疫工作,我就是想做最靓的仔”

徐慧华是月浦镇勤丰村的一名95后团支部副书记,疫情防控战打响后,他主动包揽脏活、累活,随时整装待发,哪里缺志愿者,哪里需要搬运物资,哪里需要封控管理,哪里就有他的年轻身影。“穿上大白,做好抗疫工作,我就是想做最靓的仔”这个大男孩笑眯眯说道。防控形势依旧严峻,为了快速准确了解每日勤丰村的疫情情况,小徐和同办公室吴老师忙碌得制作勤丰村、宅疫情作战地图,更新统计转运人员名单、勤丰村病例信息表,密接、次密接信息等数据。“村里居住人口多,一个宅最少有40多户村民,另外还包括村里的租户和企业宿舍楼里居住的员工,每天涉及的统计数据十分庞大。”为了及时、精准地做好数据统计,“数据两人组”从不懈怠,一遍遍核实数据,一次次电话确认……凌晨一二点的办公室,灯火通明。

“如果因为害怕而不做,那么疫情会更加肆虐,我想要来到这里,和大家一起工作,和大家一起抗疫”

在防护服的严密包裹下,每一次呼吸都会使眼镜和面罩蒙上雾气,严重遮挡视线,搬运物资的时候总是满头大汗,大口喘气。然而月浦镇团委委员宋之旻却笑称在集中隔离收治点工作的这二十多天让他重拾了那段大学宿舍的时光。不同的是,他早已踏出象牙塔,作为集中隔离收治点工作人员,承担着接收和移送新冠阳性患者、分装患者三餐、协助做好物资搬运、患者信息核对等工作重任。“如果因为害怕而不做,那么疫情会更加肆虐,我想要来到这里,和大家一起工作,和大家一起抗疫” 宋之旻主动请缨驰援防疫最严峻、最重要的一线集中隔离收治点,并担任转运一组组长。在工作中,他始终一丝不苟,严谨细致,根据指挥部的指示,做出合理转运安排。在提供服务时,他始终用耐心、细心、恒心来服务隔离点的患者,在患者迷茫焦虑时做好心理安抚和解释说明工作。

他和他的队员也在一次次历练中茁壮成长,团结互助,同舟同济,“我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给自己加油鼓劲,我坚信,只要再坚持一下,一定可以看到胜利的曙光!”

“我坚信,在共同努力下,我们必将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从居村封控到集中隔离点驻守,镇城建中心团支部书记李一飞每次都义无反顾地参与到疫情防控中。作为集中隔离点内场生活服务组的一员,他不仅负责隔离区内给病患送饭,同时也肩负着清运垃圾、环境消杀等重任。每天清晨要穿好大白走进隔离区,逐个房间清理患者的生活垃圾,然后归类整理统一消杀,送往隔离区的垃圾房。高温难耐,一段时间下来,纵使身穿防护服的他已经汗流浃背,也依然没有停下工作的脚步。集中隔离点最辛苦的就是“全天候”的工作时长,“24小时在线”“使命必达”是隔离点志愿服务人员的日常工作状态。

“我坚信,在共同努力下,我们必将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以这段经历鞭策自身,继续弘扬拼搏向上的精神,为社会贡献我自己的力量!”纵然工作再苦再累,李一飞也依然坚守在一线,他在这里看到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我无限热爱这片土地,我希望再次看到那个熟悉的繁华上海”

聚源桥村封控以来,团干部潘杰已然在这场疫情防控攻坚战中扮演过多个角色。随着确诊人数的不断下降,城市逐渐复苏,他也接到了新任务:为复工复产、急切返乡人员临时出村的村民开具证明。一张小小的出村证明,并不是打字、盖章那么简单。既要依规办事、严谨细致,将所有人的健康和安全放在首位,又要“量体裁衣”,切实解决村民需求,避免“一刀切”。为了做好这项工作,他为自己制定了明政策、通村情、懂民情这三个要求。他要求自己时刻关注当前疫情防控的整体趋势和总体要求、熟读所有防疫政策要求;对本村内三区划定的范围、不断变动的阳性人员和楼栋做到时刻洞悉,保证出村人员自身安全和来之不易的防疫成果;对村民们的工作求、生活困难和出村后的安置情况作全面考量、评估、服务。“我无限热爱这片土地,我希望再次看到那个熟悉的繁华上海”,在严防疫、促复工、稳生产、保供应的战线上,我定坚持到底。

属地派出所

自新冠肺炎疫情攻坚战打响以来,月浦派出所、月新派出所、盛桥派出所所有青年听从指挥、顾全大局,充分理解、支持配合各项防控政策和措施。青年民辅警英勇奋战,不畏艰险、冲锋在前,为守护月浦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他们秉承青年突击队一贯作风,在维护社会秩序、帮助困难群众、转运阳性病人、核验骑手资质等任务上,向最艰巨处挺进,在人民群众最需要时拼搏,用忠诚浇灌信仰之花,用行动铸就忠诚警魂,谱写了一曲青春之歌。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他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始终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大力弘扬五四精神,砥砺初心使命,以再接再厉、坚持到底的优良作风,顽强拼搏、舍我其谁的精神状态,助力坚决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跑出当代宝山公安青年的好成绩,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月浦属地派出所的青年们充分发挥生力军作用,以不退一步的承诺守护一方,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奋战在抗疫一线,青春力量,蓬勃而出,磅礴而来,每一种奋斗的姿态,在战“疫”中绽放青春之光。

青春的样子,就是未来的样子,没有生而英勇,只是选择前行。面对疫情,月浦青年突击在前、不畏险阻、真情奉献、志愿担当的 “青春答卷”让我们看到了上海的明天和希望。时间为证,岁月为名,我们以青春起誓:请党放心,强国有我!


当前页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阅读
  • 宝山汇APP

  • 上海宝山微信

  • 上海宝山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