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实现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提升,吴淞街道根据市委党建办“美好社区 先锋行动”相关部署要求,积极推进市级“美好社区 先锋行动”项目。4月12日下午,吴淞街道会同上海大学召开“美好社区 先锋行动”项目对接会。上海大学国际公共艺术研究院院长汪大伟教授带队的赋能团队专家代表出席会议,街道党工委副书记范丽君、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以及周边居民区相关负责同志参与会议。
范丽君对市级“美好社区 先锋行动”项目的设想作了详细介绍。她表示,街道党工委立足15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统筹谋划,希望把吴淞大桥桥下空间塑造成一个好看、好玩、好用的既有“颜值”、又有“内涵”、还有“功能”的全人群友好“公共客厅”。在推进过程中,以“四真”为目标,即注重实效,坚持需求导向和效果导向,发现“真问题”;在一个平米一个平米设计的进度里,积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发生“真变化”;在提升居民社区认同、感知温度的过程中,看到“真笑容”;最终,社区内各类能人、达人凝心聚力,片区内各类组织互联互动、共建共享,实现“真融合”。在上海大学团队赋能方面,她提出了两点期待,一是期待团队充分发挥高校专业优势和资源平台作用,在项目整体设计方面给予支撑和指导;二是期待在机制优化、经验总结等方面,提供更多助力赋能,最终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治理模式。
汪大伟从组织机制、政策配套、系统性项目规划、居民自治管理等方面介绍了自己对市级“美好社区 先锋行动”项目的想法和思路,认为要找对思路、找对方法、找对人,建立共享共治全过程人民民主自治管理模式,才能实现从“灰空间”到“打卡地”的蜕变。他表示,下一步,上海大学赋能团队将依托高校智力资源和理论研究优势,进一步加强调研,形成系统性工作方案,努力做好服务美好社区打造的思想库和智囊团。
会上,上海大学与会老师、相关职能科室负责人以及周边居民区相关负责同志围绕项目建设开展、赋能使用、后续管理等方面,分别作交流发言。
参会前,一行人实地调研了吴淞大桥桥下空间、淞沪铁路吴淞站遗址以及吴淞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
宝山汇APP
上海宝山微信
上海宝山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