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解码|对话吴海鹰:我想做电驱动的一流供应商

来源:宝山融媒、阿基米德   发布时间:2021-11-24

科创解码:围绕打造上海科创中心主阵地,做好“北转型”大文章,宝山聚焦战略定位转向,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增强区域核心竞争力和软实力。近者悦、远者来,昔日老工业基地,正蝶变成为创新创业热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科创企业在此生根发芽,而细分领域掌握核心技术的小巨人企业更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们如何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把握航向,开疆拓土,值得关注。

1637737638(1).png

宝山融媒携手阿基米德传媒,共同推出《科创解码》访谈第一季,我们走进区内街镇、园区,对话科创企业CEO,以媒体视角,探访应用场景、剖析创新案例、发现产业价值,解码其成长之道,共同求索企业未来更好更快壮大路径,助力构建科创“热带雨林”,一起见证宝山发展动能转换、城市格局重构、创新活力迸发……

1637737675(1).png

第十五期:科创解码|对话吴海鹰:我想做电驱动的一流供应商

1821年,法拉第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电机——轴向磁场永磁电机,也就是盘式电机的雏形。两百年过去了,如今的电机市场规模大到无法预估,身边基本上只要是会动的玩意儿,都离不开电机。但径向永磁电机份额反而大过盘式电机,这也是我们的好奇点:仪坤创业选择的核心产品方向为啥是盘式电机?

从吴海鹰给我们展示的电机来看,同样功率的电机,盘式电机在体积和重量上都明显比径向永磁电机小得多,对于希望节省更多空间和降低自身重量的车、船、机械设备等来说,这个优势是明显的。

1637737921(1).png

在永磁电机领域工作了二十多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公司创始人吴海鹰判断,随着双碳政策的推行,很多传统电机已经不能满足新的能耗标准了,市场需要功率密度更高、体积重量更小、效率更高的电机。此外,在他熟悉的船舶领域,也有非常明显的电动化趋势——越来越多的船舶选择了用电驱动代替目前的柴油机组,这也为高功效盘式电机打开了一个市场。

吴海鹰的选择在今年七月突然被印证了一把:盘式电机领域比较领先的YASA公司被奔驰收购,某种程度上相当于宣告了奔驰准备将盘式电机用在它的高端车型上来作为驱动电机。在他眼里,这意味着奔驰认为盘式电机有足够的高性能,并且可靠性和一致性都满足大批量供给给乘用车使用。

1637737943(1).png

从全球电机市场的竞争格局来看,占主导地位的仍是通用电气(GE)、西门子(SIEMENS)、 ABB、东芝三菱(TMEIC)等几家大的跨国集团,他们掌握着世界最先进的电机设计制造技术,尤其在大中型电机的技术上占有优势。有着200年历史的盘式电机在很多领域已经有应用了,比如超级跑车、商用车、工程机械等等,而国内也有不少中小企业,聚焦定制化的盘式电机业务,我们的疑问是仪坤的盘式电机有什么优势?

吴海鹰说,仪坤的盘式电机使用了软磁复合材料,这种材料使用了粉末冶金的压铸技术,用它压制的分块铁芯来代替传统铁芯卷绕技术,不但可以很好提高电机功效还可以大大降低绕线难度。此外还通过自动绕线,整个线圈一次连绕没有焊接使得电机可靠性更高。仪坤的柔性自动化合装、转子后充磁无磁装配等先进技术在生产上也实现了生产节拍的提高,使得了仪坤的盘式电机可以跟传统电机一样实现自动化量产。此外,仪坤也努力扩展外延,在驱动总成上具备设计和制造能力,这样给客户交付的不仅仅是电机,还可以是电驱动的一体方案。

1637737971(1).png

在仪坤我们看到的是他们的中试线,正在做自动化柔性生产的核心设备。吴海鹰说目前看来整个产线的节拍可以控制在3分钟以内,整个自动化产线上线后可以实现无人黑灯工厂。

目前,仪坤的主要业务还是为客户提供高端电机和电动总成的定制,2021年预计收入3000万左右,明年计划建成一条自动化产线,实现5000-6000万的收入。目前他最急迫的是投资到位后自动化产线的建成,用以验证仪坤盘式电机可以量化生产,证明企业实现0到1突破的重要里程碑。

这家成立才3年,目前员工20多人的年轻公司有着一个远大的目标,成为电驱动领域的顶级供应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可以想到很多挑战:企业拓展需要的资金决定了生产线的规模;而品牌和市场对于传统电机是否有足够的动力来革新可能也还需要时间;电驱动市场的竞争依然激烈,仪坤要保持自己的竞争优势也涉及人才和科技创新的挑战……

盘式电机,这个最古老的电机品种,能否在全新突破后得到更广泛应用,我们拭目以待。

相关附件下载:
当前页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