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绿色转型、低碳发展,宝山持续巩固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丨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

来源:区生态环境局   发布时间:2022-11-22 09:21

近年来,宝山区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持续巩固污染防治攻坚成果,推动生态环境质量稳定改善,以更高要求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

砥砺前行,稳定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近年来,宝山区以环保督察、警示片反映问题整改为抓手,以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和环保三年行动计划为载体,全面打响污染防治攻坚战,不断补齐基础短板,稳定提升生态环境质量。2021年,全区各项环境质量指标达到历史最好水平:AQI优良率达89.9%,较2016年上升16.3%;PM2.5平均浓度降至28ug/m3,较2016年下降42.9%;“3+15”地表水考核断面从2016年的无一达标到全面达标,优良比例升至83.3%,基本消除V类及以下断面;建设用地和农用地保持100%安全利用;公众对生态环境的满意度连续两年保持在75%以上。

打赢蓝天保卫战,一手抓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持续实施夏季攻坚和秋冬季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一手抓深化扬尘污染防控“片长制”,持续推进堆场和货运车治理,从源头减少重型货运车辆尾气排放,落实大气污染“车船油路”协同治理要求。

打好碧水保卫战,入河排污口排查溯源整治走在全市前列,形成一批整治示范案例;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有机融合,“五村联动”走出乡村振兴新模式;污水厂扩容、排水系统完善、初雨调蓄池建设、清洁生态小流域建设打出水环境、水生态治理组合拳。

打好净土保卫战,南大地区污染土壤异位集中修复的“修复工厂”模式日趋完善;土壤污染源头管控试点项目有序推进;服务全区中小企业的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转运平台成熟运行并拓展新功能;“无废城市”建设全面启动,依托固废各领域基础设施先后建成投用,“固废不出厂、固废不出区”逐步实现。

聚力转型,加速厚植生态绿色基底。

宝山区是老工业基地,钢铁、能源、化工、港口物流等作为区内的传统产业,给环境质量和城市品质带来了重要影响。进入新发展时期,市委、市政府赋予宝山科创中心主阵地的战略新定位,通过“北转型”,打造全市绿色低碳转型样板区。

区域转型,南大智慧城、吴淞创新城开启蝶变之路。南大地区经过十年的环境综合整治,一座崭新的南大智慧城正在平地而起。新城建设坚持地下空间、城市风貌、绿色生态、海绵城市、智慧城市统筹开发,在中心城区内建成一片蓝绿交织的公园城市。吴淞创新城将工业遗存和城市更新、低碳发展有机结合,曾经的钢铁高炉已化身成“金色炉台”会博中心,型钢厂房将成为上大美院新院区,半岛1919、吴淞煤气厂等一批工业老建筑也将和创新城建设融合发展。作为上海首个以绿色低碳创新及产业发展为特色的核心产业园区,宝武(上海)碳中和产业园在吴淞创新城先行启动区内开启零碳园区建设。

产业转型,高端智能绿色新赛道加快布局,传统低效产业加速淘汰。一方面,生物医药、高端智能制造、先进新材料等作为宝山未来产业发展的新赛道,一批科技含量高、产出能级强的龙头企业不断落户宝山,在生物制药、机器人制造、超导新材料等领域逐步形成行业集聚,实现绿色制造。另一方面,不断向存量土地要空间,持续推进堆场及其他低端产业整治腾退,在业态调整的同时从源头上提升城市环境品质,改变城市环境面貌。

实干快干,昂扬奋进美丽宝山建设新征程。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上升到“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之一,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作出了新部署新要求。在“北转型”的道路上,宝山区将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转化为宝山生态环境保护的生动实践,在建设美丽宝山新征程中,统筹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调推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以美丽风景托起美丽经济,打造面向全球、面向未来的“北转型”范本。

信息来源:上海宝山

当前页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