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洒汗水、收获成长 一起看宝山大学生志愿服务队伍的风采
来源:团区委 发布时间:2022-07-21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引导大学生走出校园做实事、争当社区小助理,构建大学生常态化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机制,助力宝山幸福之城建设。经过社会和高校双向动员,宝山团区委近期招募大学生志愿者684名,会同相关专业部门开展了首轮全员培训,由街镇、社区协调组织,已陆续到所在社区报到,积极参与各类常态化志愿服务。
炎炎夏日,酷暑难耐,这一道道挺身而出的身影义无反顾坚守在志愿服务岗位,用自己的爱心与热情挥洒青春的汗水。让我们来看看这12支大学生志愿服务队伍的风采吧!
杨行镇
“青心向阳”大学生志愿服务队
杨行镇“青心向阳”大学生志愿服务队共有队员60名,已全员到属地社区报到,陆续开展志愿服务。镇团委第一时间向居村发布提示,建立工作交流群,邀请大学生志愿者和社区带教老师进群,及时协调解决相关问题;第一时间选聘联络员和通讯员,方便工作对接,加强沟通联络。
月浦镇
“小锣鼓”大学生志愿服务队
月浦镇现有45名大学生志愿者,全部编入“小锣鼓”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服务队分月浦、沈巷、盛桥3个片区,自主成立了大学生志愿者自治组织,由联络员+小组长负责日常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实现互相交流、共同进步的目的,为月浦社区注入无限的青春活力。
罗店镇
“小绿洲”大学生志愿服务队
罗店镇“小绿洲”大学生志愿服务队,现有成员68名。在建立微信联络群后,他们自发成立自治委员会,由总联络员、副联络员牵头,划分4个片区,各片区分别设有1名组织委员和1名宣传委员。目前,“小绿洲”们已陆续在社区报到,正在各自的岗位上绽放青春风采。
罗泾镇
“小绿马”大学生志愿服务队
罗泾镇团委根据大学生志愿者住处,就地将其编入村居志愿者队伍,集思广益确定“小绿马”队名。各社区根据大学生志愿服务经历,合理安排岗位,做好岗前培训、服务时长记录、保险保障等;明确社区联系人,及时了解志愿服务开展情况,收集各类问题和建议;成立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群,推选联络员、通讯员,开展自我管理,筹划参与“成长约定计划”“大学生看罗泾”等活动。
顾村镇
“小齿轮”大学生志愿服务队
顾村镇“小齿轮”大学生志愿服务队,共有队员69名。设置1名总联络员,负责与镇团委密切对接,分设顾村片区和菊泉片区2个小组,选取2名组长、2名副组长,做好服务对接。团队聚焦社区常态化疫情防控、社区智慧养老、社区法治建设等,通过实际行动支援疫情防控,帮助孤寡老人,维护社区环境。
大场镇
“大青柠”大学生志愿服务队
大场镇“大青柠”志愿服务队115人集结完毕,按照南、中、北3个片区划分为3个组,各由1名联络员负责做好任务发布、信息收集、问题处理等日常管理工作。“大青柠”们迅速投入社区常态化志愿服务,与社区干部并肩作战,参与核酸检测辅助、疫苗接种、物资转运、就医配药等各项志愿服务,成为社区中一支蓬勃向上的新生力量。
庙行镇
青年“庙管家”大学生志愿服务队
庙行镇现有22名大学生志愿者,统一编入青年“庙管家”队伍,向各社区报到的同时,应急情况下由镇团委统一调配。镇团委书记和大学生联络员在微信群内发布每日接龙任务,大学生志愿者们积极报名,分配至各封控社区外围,做好外卖快递分类、物资搬运等志愿服务工作。目前,社区小助理们已辗转4个社区,无论酷暑还是暴雨,都奋战在社区一线,保障居民基本生活需求。
淞南镇
“指南针”大学生志愿服务队
淞南镇“指南针”大学生志愿者服务队共有志愿者38人,队伍采取自我管理的模式,设置队长1名、东中西片组长各1名、通讯员1名,负责志愿者队伍管理、信息报送、团队建设、活动组织开展等工作。镇团委、社区团总支负责指导,并提供相应后勤保障、资金支持。大学生志愿者日常分散在各社区开展工作,应急情况下由镇团委统一调配。
高境镇
“青苗”大学生志愿服务队
夏日炎炎,高境镇迎来了一批大学生社区小助理,镇团委及时建立联络群,按片区划分为3个组,分别设立小组长,同时选任1名联络员和1名通讯小编。社区小助理们经过培训后,即投身到社区抗疫志愿服务中,他们不喊苦、不言累,积极参与扫码登记、现场引导、维持秩序、统计信息等志愿服务,在不同的社区岗位上践行志愿服务精神。
友谊路街道
“谊路生花”青鸟大学生志愿服务队
友谊路街道共有75名大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团工委迅速集结,成立“谊路生花”青鸟大学生志愿服务队,依托街道“九宫格”区域化党建网络,将志愿者分成南、北、中三个片区,组建1名总联络员、3名片区联络员的骨干队伍,充分发挥大学生自身特长和优势,积极参与核酸扫码、宣传引导、信息登记、秩序维持等志愿服务,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守护家乡的决心,彰显了新时代大学生的责任和担当。
吴淞街道
“清淞”大学生志愿服务队
吴淞街道共21名大学生报名社区小助理,迅速组建“清淞”大学生志愿服务队,青年大学生们根据街道网格化分区管理和联络员机制,向各自居住社区报到,积极参与核酸扫码采样、维持秩序、物资运送等志愿服务,正如队名,他们不惧“烤”验,如青松般坚毅无畏,守护吴淞江畔。
张庙街道
“小青苗”大学生志愿服务队
张庙街道68名社区小助理勇担使命、迅速集结,组建“小青苗”大学生志愿服务队。“青苗”取“青春张庙”之意,寓意着朝气蓬勃的大学生在张庙社区大家庭中成长成才。团工委构建大学生志愿服务关怀、激励机制,“青苗”们自发成立管理小队,构建“2+6+N”组织体系,划片分区管理,共同搭建大学生在社区成长的“连心桥”。夏日热浪席卷,“青苗”们不畏高温酷暑,积极投入核酸扫码、秩序维护等志愿服务,用实际行动诠释青年一代的使命担当。
下一步,宝山共青团将着力完善大学生常态化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机制,遴选志愿服务期间表现优异的大学生志愿者担任街镇或居(村)团组织兼职副书记或委员,鼓励其加入“书记助手计划”,并将优秀大学生纳入向党组织举荐青年干部的人才储备库。引导有意愿的大学生参与“成长约定”计划,结对陪伴困难青少年。团区委、街镇团组织加强对大学生志愿者的关心关爱,举办“科创宝山”大学生系列体验营,邀请大学生参与“e-young”社群活动。支持有相同兴趣爱好、专业特长的大学生,组建形成若干专业化大学生志愿服务团队。
走出校园做实事,争当社区小助理,服务基层、收获成长,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贡献属于自己的青春力量,所有的付出与坚守都值得铭记,一起来为他们点个赞吧!
信息来源:上海宝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