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打好“三张牌” 宝山科技成果转化“强磁场”这样炼成
来源: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功能型平台 发布时间:2023-10-12近年来,宝山区紧紧围绕上海科创中心主阵地建设目标,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提升科技创新策源能力与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承载能力。截至8月,宝山各大学科技园累计落地企业481家,成果转化项目132项。2023年完成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1618家,提前超额完成年度目标,完成技术合同登记1147项,同比增长62.9%,成交额37.78亿元,同比增长76.8%。
2021年,宝山区积极揭榜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以先投后股方式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国家创新改革试点,作为上海唯一以区为主体、大胆探索科技成果转化“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创新机制的代表,勇闯无人区,敢当试验田。目前,已形成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工作方法体系。
巧妙设计“硬币两面”,助推跨越死亡之谷。
科技成果转化难跨越小试、中试的死亡之谷,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从科研经费支持转向社会资本投入时,市场存在一定程度失灵。宝山区围绕上海科创中心主阵地建设,坚持走“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之路。以“投早、投小、投硬核”作为项目筛选的逻辑线,通过机制设计,打破传统财政资金“无偿扶持”“撒胡椒面”的投入方式,实现向“股权投资”的转变。具体做法是:对于前沿引领性、颠覆性科技项目、初创企业,在社会资本还不敢投或处于观望阶段时,利用财政资金低成本、耐性和抗风险能力更强的优势,以科技项目立项形式向创新项目投入财政扶持资金支持研发,解决部分“卡脖子”项目面临的“市场失灵”问题。项目通过协议约定“项目获得市场化融资”做为行权触发点,若行权将投入的财政资金全部或部分转换为国资公司的股权,伴随企业成长一段时间,参照市场化方式退出;若未行权,则视为政府对创新项目的扶持,用相应的尽职免责和容错机制加以保障。
程序自洽流程闭环,成果转化合伙人点石成金。
始终坚持“科技成果转化”贯穿全程的工作主线,并为此设计一个贯穿全程的工作主体——上海宝山技术转移有限公司(简称“技转公司”),它既是“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合伙人,又是资金性质转变的点金之石。具体做法是:针对遴选后拟立项的创新项目,由技转公司联合创新项目共同向区科委申请项目立项。签订四方协议,约定后续转股、退出等各项事宜。立项后,财政资金先划拨至技转公司,按照协议约定,技转公司以项目合伙人身份将资金以往来款的方式拨至目标企业,转股条件触发时,已投入资金按照社会资本估值转换为投资款。未来,待创新项目发展壮大,技转公司执行股权退出或被并购时,资金回流至技转公司,实现流程和资金闭环。在这个过程中,“先投后股”可以让财政经费形成良性循环,一批又一批持续支持创业企业源源不断地诞生和成长,政府资金就能发挥出“超级天使”的作用。同时,技转公司作为科技成果转化全生命周期合伙人,积极发挥区属企业资源优势作用,为创新项目提供资本对接、应用场景、市场对接、政策赋能等全方位的投后管理服务,推动企业快速发展。
多维评价严密遴选,产业引领技术前行。
要确保投放资金发挥最大效能,必须要精准选中项目。为此,宝山区聚焦评价体系严密性,梳理出了一套标准化的工作流程和体系,尤其在项目遴选阶段,“紧扣转化核心、以评分为基础、重点考虑时序、优先考虑技术”4项基本原则,从技术成熟度、产品竞争力、转化前景、投资价值、预期成效等细分指标综合评判,创新建立“TMG”成果转化指标体系,形成形式审查、行业分析、盲审、答辩、尽职调查5个递进式遴选环节。同时,积极借助长三角国创中心、市经信委发展研究中心等相关行业权威部门、投融资机构等专业力量,不断充实评审专家库,邀请在业内拥有话语权、影响力的专家参与项目的研判和评审。
开放包容创新,保障容错免责。
创新突破固有的制度藩篱需有创新机制保障,宝山区委、区政府给予创新试点最大力度的支持和包容,构建三大保障机制。一是组织协调机制。成立区“先投后股”创新改革试点专项工作组,由区分管领导任组长,区科委为牵头单位,区发展改革委、区国资委、区经委、区财政局、区市场局、大学科技园公司为成员单位;二是免责机制。为鼓励先行先试,对未达到预期目标的项目,相关决策机构、主管部门勤勉尽责、没有谋取非法利益,相关项目投资决策符合规定条件、标准和程序的,可视情免除其决策和管理责任;三是考核机制。对技转公司不采用常规的国资公司考核体系,采取以项目服务及投后管理为核心的绩效考核,技转公司发生的投资损失经认定后及时核销处理。
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政府跨前市场跟上。
“先投后股”帮助科研团队大胆迈出创业一步,通过授予补贴资金“期权”的方式,也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团队盲目要钱的冲动,提升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形成了“政府+团队”的利益共同体。同时,在项目遴选和培育全程,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共同参与,建立财政小投入撬动社会资本大投入的风险共担机制。在项目遴选的全过程,邀请各领域知名天使投资基金同步观测、后期赋能,形成“政府+资本”的最佳合力。支持银行、保险等机构发挥各自业务优势服务科技成果转化,鼓励银行推行“科技成果转化贷”,积极联动政府扶持资金帮助科技成果开发与转化。引导创新项目积极购买科技项目研发失败商业保险,提升项目研发信心,同时撬动社会资金放大财政扶持资金支持作用。实施“投保贷”联动计划,吸引银行、投资机构和保险公司,对“先投后股”项目全生命周期资金需求开展资本接力。由“科学家敢做、政府敢支持”来加速引导“资本敢投、企业敢干”,政府主动为创新项目背书,扛起科技成果转化最高风险期的投入任务。
信息来源:上海宝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