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应对低温冷害的种植业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 2025-02-07 15:35 )
据气象部门预计:7日上午起强冷空气抵沪,受其影响,本区风力增大,气温明显下降。7日早晨起风力增大,预计陆地最大阵风7~8级,沿江沿海地区9级;8-9日预计最低气温跌至零下6℃~零下3℃,有冰冻或严重冰冻,特别是8日全天气温不超过2℃,将成为今冬最冷的一天。为有效防范低温冻害,确保农业生产稳定,特制定本意见。
一、绿肥、油菜及小麦
对于沟系不通的田块,要及时清沟理沟,保持沟系畅通,提高土壤通透性,防止积水结冰加重冻害。
冷空气过后一周左右,检查作物生长情况。若发生冻害,可根据苗情长势、田间墒情及冻害程度,待温度稳定后可适当追施尿素或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加快作物恢复生长。
二、蔬 菜
(一)加强保温,防寒防冻。
针对老旧大棚、破损的薄膜等生产设施,要及时进行检修、更换和加固。适时关闭大棚,采用地膜+小拱棚+无纺布等形成多层覆盖,可有效增温3℃~5℃,具有很好的防寒保温效果,有条件的可采用临时加温措施,温度控制在以植株不受冻为原则,并注意棚内烟雾浓度,适时通风。露地蔬菜必要时可临时浮面覆盖白地膜、无纺布、遮阳网、稻草等保温。
(二)加强水肥管理,提高植株抗逆性。
在寒潮来临前,及时补充作物营养,强健植株,抵御冻害,保证受冻后快速恢复。适当喷施叶面肥或植物源生长调节剂,补充植株急需的中微量元素等,既能避免营养供应不足,又能提高植株抗逆性,减少烂菜和冻伤现象的出现。冬季不仅气温低,低温也较低,如浇水过量,直接影响根系的活动及吸收功能。大棚设施栽培应采用膜下滴灌,可以有效调控水分,降低棚内空气湿度,减少土壤的养分流失。露地降雨后要及时清沟理墒,降渍防涝。
(三)加强田间管理,及时防控病虫害。
冬季设施蔬菜通风量小、田间湿度大,易发生烟粉虱、灰霉病、霜霉病等病虫害,应及时清除病叶、病株,减少病虫害的传染源。如有病虫害发生,应选用低毒、高效的农药进行防治,并严格按照农药使用说明操作。
(四)及时采收,合理安排茬口。
寒潮前期,对田间成熟的蔬菜要及时采收,进行适当储存,减少冻害损失。在本茬口做好采收工作后,根据天气情况,合理安排茬口,选用耐寒蔬菜品种,及时播种、育苗和移栽,确保冬季蔬菜供应。
(五)冷害应急,减轻灾害损失。
对于因棚顶覆膜损坏造成设施蔬菜植株发生冷害或轻微冻害的,除及时修补薄膜、增加覆膜、加盖草帘等办法保温增温外,可采取叶面喷施20~25℃温水、0.2%磷酸二氢钾溶液、氨基酸酸叶面肥等措施,减轻植株受害。发生冻害后,不能立即闭棚升温,要使棚内温度缓慢上升,避免因温度急剧上升而使蔬菜受冻组织坏死。同时,要及时剪除受冻严重的茎叶和果实。对于刚定植的早春茬口设施蔬菜,因灾缺苗死苗的应根据情况及时补种果菜或叶菜类蔬菜。
三、草莓
(一)加固棚体防冻害
目前草莓已进入开花坐果期,应加强草莓生产大棚的检查和加固,及时修复受损的棚架和薄膜;此外,可增设大棚防寒裙及大棚入口挡风膜,增强大棚保温性能。
(二)垄间铺设稻秸秆
有条件的地方可在草莓垄间铺设稻草或秸秆,有利于降湿保温。
(三)覆膜
冷空气期间,在草莓上覆盖黑色地膜能够起到一定的保温作用。
(四)增施叶面肥
选择冷空气来临前的晴好天气进行草莓叶面追肥,健壮个体,增强抗寒能力。
四、果树
目前在田易受冻害影响的果树主要是柑橘,防冻害措施如下:
(一)及早采收销售
寒潮来临前成熟的果实应及时采收销售,促使柑橘树体“休养生息”,及早恢复树势,增强柑橘树体抗寒越冬能力;切忌果实“留树保鲜”或长期挂树不采。
(二)培土保温
柑橘树干周围适当培土(高度30~40厘米),可有效避免根部及主干遭受冻害;待早春气温回升后及时扒开培土。
(三)喷布防冻物质
寒潮来临前给柑橘树喷布防冻液,浓度 1000~1200 倍为宜,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冻害发生。
(四)覆盖保温
采用稻草、秸秆、杂草或塑料薄膜覆盖幼树树盘或树带,可提高地温,保护根系不受冻害。有条件的果园可采用草帘、稻草、秸秆或塑料薄膜覆盖柑橘树冠或整个橘园,可以防止寒潮侵袭柑橘树体。
(五)大棚加温
大棚栽培的红美人等杂柑品种,可进行棚内加温;需严格预防加温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
五、西甜瓜
(一)处于育苗阶段的瓜苗
应做好育苗大棚的保温工作。通过加固、修复棚体确保大棚保温性能。有条件的生产单位可在低温期间采取加温措施防止冻害发生。
(二)已移栽入大田的瓜苗
应确保大棚、套棚、环棚等保温设施的完整性。生产用薄膜应采用透光性能好的新膜,以利于白天棚温的快速提升。此外,保持沟系配套、降低田间土壤含水量,有利于瓜苗健壮和抵抗低温。
宝山汇APP
上海宝山微信
上海宝山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