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不管大人还是小孩,听到“打针”这两个字,心里总归有一丝害怕。近期全球首个雾化吸入式新冠疫苗在我国获批,对于很多“怕打针星”人不得不说是个好消息。虽然吸入式疫苗和注射式疫苗都有效,但两者的差别可不仅仅是不痛哦。
相较于注射式疫苗,吸入式疫苗:
1.避免打针
2.无创无痛无异物感
3.可以激发更强大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甚至产生黏膜免疫应答。
免疫系统三剑客
我们身体的免疫系统有3道防线,保护我们抵御外来病原微生物的伤害。
体液免疫:人体淋巴细胞中的B细胞平时完全没有存在感,但当有病毒等抗原入侵时,就会刺激它产生效应B细胞,就像开了大号一样突然变得厉害起来。变身后的效应B细胞可以产生IgG抗体来中和抗原使其失去活性,从而达到保护效果。
细胞免疫:相比而言,淋巴细胞中的T细胞属于直男系,不会变来变去,受到刺激后直接放大招,释放淋巴因子等活性物质对病毒靶细胞进行点对点“毁灭式打击”。
黏膜免疫:上面2个屏障都只是在我们体内发挥作用,事实上95%以上的病原体是通过黏膜或由黏膜入侵而感染致病,比较常见的如流感病毒,多种肠道病毒等均可经黏膜入侵致病。这时广泛分布在呼吸道、消化道和泌尿生殖道,以及外分泌腺(如唾液腺、汗腺、皮脂腺等)的黏膜组织就发挥作用了。
再以新冠病毒为例,病毒可通过呼吸道等多途径传播,广泛分布的黏膜就是新冠病毒入侵机体碰到的第一道防线,加上黏膜内的大量特殊淋巴组织及淋巴结,共同组成黏膜免疫系统。此外,黏膜表面产生的分泌性IgA抗体(sIgA),可与病原微生物抗原在关键位点发生作用从而阻止病毒黏附、繁殖及中和其表面毒素。
注射疫苗VS吸入疫苗
了解了免疫系统,我们就能更好理解注射疫苗和吸入疫苗的差异了,以新冠疫苗来举例。
注射式新冠疫苗有多种不同的技术路线(灭活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重组亚单位疫苗、核酸疫苗等)主要诱导体液免疫,在人体内模拟病毒刺激B细胞,产生IgG抗体中和抗原。但IgG主要在下呼吸道或血液中提供保护,而无充足证据显示其对上呼吸道有保护作用。注射式疫苗一般只能引起部分细胞免疫,起到辅助体液免疫应答的作用。
吸入式新冠疫苗与肌注的腺病毒载体疫苗相比,仅改变给药方式和给药剂量,可同时提供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和黏膜免疫。通过三重免疫抵御新冠病毒的入侵,对进入黏膜、体液及细胞内的病毒进行“全方位”抵御。吸入疫苗通过递送抗原基因序列的方式在人体细胞内合成抗原激发免疫应答,吸入式给药更接近自然病毒感染激发的免疫应答,可以激活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还可激发黏膜免疫提供更全面保护。实验研究证实,黏膜免疫会产生分泌型IgA(sIgA)抗体,在呼吸道黏膜提供除IgG外的额外保护,更有效地中和新冠病毒;还会在呼吸道黏膜产生常驻B细胞和T细胞,遇到抗原侵袭时快速反应。此外,雾化吸入疫苗可以最终进入肺部,同时保护上下呼吸道并深入肺部产生较好的系统免疫应答。
现有临床研究表明,雾化吸入新冠疫苗对奥密克戎变异株有较强和持续的保护效果。使用雾化吸入新冠疫苗作为序贯加强接种,免疫原性优于灭活疫苗,对奥密克戎变异株的中和抗体应答可持续性优于灭活疫苗同源加强。
接种程序
现阶段,18岁及以上人群,如果已完成新冠病毒灭活疫苗或肌注式重组新冠疫苗(5型腺病毒载体)基础免疫满6个月的,可使用吸入用重组新冠病毒疫苗(5型腺病毒载体)开展1剂次加强免疫接种,但暂不用于基础免疫接种。
注:
1.北生指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
2.武生指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
3.科兴指北京科兴中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
4.康希诺指康希诺生物股份公司生产的肌注式重组新冠疫苗(5型腺病毒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