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关于对虎林路幼儿园教育综合督导的意见书
发布时间:2022-08-15为贯彻落实国务院、上海市《教育督导条例》精神,根据宝教督2013(4)号文件精神,应虎林路幼儿园对区规范一级园督导的申请,由市、区督学、教研员、园长、儿保医生等组成的督导组,于2021年4月15日对虎林路幼儿园进行了教育综合督导。督导人员研读了该园的教育综合督导自评报告,查阅了近三年相关资料,查看了园舍园貌,观摩了教育活动及卫生保健工作全过程,分别与园长、中层干部及部分教工进行了个别访谈,对园内27名教职工、168名家长进行了网络问卷调查。督导情况现报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园务管理
幼儿园根据实际制定了《三年发展规划》,确立了“让每一个孩子充分享受童年快乐,丰富现在,准备将来”的办园理念和结构游戏见长的办园特色。《规划》的框架结构较为合理,有条线三年规划和个人发展规划,各类计划基本能落实《规划》。重视制定前的民主性,能做好基础分析,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地开展对意见的征询和汇总。定期开展条线工作汇报及对《规划》落实情况的自评,较为注重《规划》实施过程中的总结、分析和调整。尝试探索分层管理和项目化管理相结合的网格化管理模式,注重工作的层层推进和落实,加强了日常监控的巡查,但仍需对共性问题进行分析和改进。
幼儿园坚持依法办园和规范管理,制定了章程,形成了运行通畅的组织管理网络,岗位职责较为明确,常规工作开展有序。出台了《管理手册》等四分册的制度和实施操作细则。重视民主管理,定期召开教代会,坚持“三重一大”集体决策机制和园务公开,提案有一定质量,注重员工对重大事情的知晓权和参与权,资料能反映动态的管理过程。但还需加强制度的归类和与时俱进的调整,完善各类评价考核的内容和运作(如三大员的月考核内容可结合岗位工作要求来订)。
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和和谐团队氛围营造,将师德教育与专业发展同步推进,确立了阳光管理的理念,能围绕主题开展一系列丰富的文化建设活动。安全工作得到重视,明确了职责,签订了安全责任协议书和应急预案,通过安全宣教和演练、安全巡检,使安全工作落到实处。遵守财务制度,物品档案管理较规范。问卷显示,员工对幼儿园的认同度、满意度高。
(二)办园条件
幼儿园坚持依法办园的思想,按标准配置各岗位人员,各类人员全部持证上岗,资质达标。教职工与幼儿比为1:6.3,平均班额数控制在30.3人/班,符合国家要求。专任教师本科学历93.3%,占比高于区级标准,中高级保育员占比83.3%,比例较高。幼儿园已有 1名区级骨干、2名学区骨干和4名校级骨干,骨干梯队比较合理。
近年来,在区教育局的关心支持下多次对园舍设施进行改建,充分利用空间优化园舍条件。户外场地上各类运动器具数量充足,功能齐全,利用楼间通道修筑了环绕式骑行道,满足幼儿运动的需要;绿化面积逐年增加,目前占用地面积的18.4%,改建的种植园地集美观、功能和教育性于一体,便于幼儿观察料理,并巧妙地与科探室链接,提供对植物、昆虫探究的工具,为幼儿自主探索提供了空间;因地制宜地利用公共区域、墙角廊道,创设了沙水池、绘本室、科常室、建构室和角色游戏室,并根据游戏不同特质投放各类材料,有互动性,利用率高,满足了幼儿自主游戏的需要,“乐玩、善玩、享玩”的课程目标在环境中得以体现。整体环境安全整洁,色彩温馨,蕴涵一定教育性。
(三)保教工作
幼儿园依据课程建设的需求架构并逐步完善课程方案,有基本要素和内容结构,“快乐游戏”传承和拓展了特色课程的形式与育人价值,通过课题研究梳理,将成果物化成课程资源,并配备操作指引。也能根据当下的教育导向,补充嵌入幼小衔接等必要的内容,丰实课程。建立了符合幼儿园发展需要的课程评价机制,重视并完善各类保障制度,对各版块及幼儿发展有目的的进行定期检查,针对问题汇总分析并及时反馈调整。评价体系较为完整,重视研究对“儿童行为发展的观察评估”,正逐步形成自评、他评和专项考核相结合的质量监控运作机制。
幼儿园强调对日常活动的监控、评价与指导。园长作风务实,关注课程品质,深入一线、视角全面,有计划地听、评、指导活动,参与研究发挥专业引领作用。建立并动态完善保教管理机制,提供一定的培训学习机会,善于借用外力、驱动内力提升保教人员的专业水平。注重教研组常态化建设,基于问题定期开展大小教研活动,形式多样,资料齐全。
幼儿园注重创设安全、舒适和自主的生活环境。有师生共同制作的生活标识,生活标识符合年龄特点。能根据空间小的实际现状,采取分批错时方式组织幼儿进行餐点、如厕等生活活动,活动有序自主。
运动中,教师和幼儿精神饱满,做操动作有力整齐,运动材料丰富,满足幼儿进行上下肢协调、投掷、平衡、攀爬、跑跳等动作的锻炼,注重游戏化情景的创设及辅助材料的利用,重视个别化指导和护理,幼儿在运动中有安全及挑战的意识。教师和保育员能关注幼儿活动量和生活护理,创设了公用的“饮水站”和“班级休息区”,方便幼儿自主休憩,对特殊儿童的也有个别关照。游戏中,能有效利用自然、生活中的材料,有一定的开放性和挑战性,教师能持续观察幼儿游戏行为,幼儿积极投入,主动交往,游戏情节丰富。但需进一步思考如何依据小班、中大班幼儿的学习特点,采用适合的方式进行有效的交流分享。集体学习活动的目标比较明确,素材源于主题,贴近幼儿生活。教学方式能坚持以游戏为基本形式,并能利用多媒体信息化手段为教学服务。教师教态亲切,比较尊重幼儿意愿和想法,师幼关系较和谐。中大班个别化学习活动的材料比较丰富,领域较平衡,教师注重观察并进行个别化指导。
(四)幼儿发展
幼儿情绪愉快,能适应集体生活,乐意参与各类活动;对人热情有礼貌,能主动、自然地与人打招呼;喜欢运动,敢于尝试不同的运动器械,动作发展良好;愿意做力所能及的事,自我服务习惯和能力较好,动手能力强;乐意表达,语言表述能力较好,小班幼儿语言比较清晰完整,大班幼儿能大胆表达独特想法,清楚地讲述观察到的细节;建构能力与想象力较强。
(五)队伍建设
幼儿园坚持把师德放在队伍建设首位,建立了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将师德建设与教师人文素养提升相结合:通过制定师德考核制度、组织教师学习有关师德建设文件、签订师德师风承诺书、教师文明用语征集、撰写学习体会等,增强教师职业道德意识,规范教师言行;建立了“师德文化云”,通过开展“四史”学习、儿童福利院走访、观影读书、园所吉祥物征集、“我与孩子的故事”演讲,“师德标兵”评选等活动,增强教师责任感与使命感;通过开展“慧生活”系列活动、“悦读悦美”诗朗诵比赛、红色经典诵读、走进“高雅艺术”活动、“快乐工作,慧享生活”艺体活动等,提高教师人文素养与生活品位。将师德考核纳入教师月常规工作考核内容,坚持“师德一票否决制”。这些举措,促进了幼儿园良好师德氛围的形成。
针对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及园所发展方向,制定了“十三五”教师队伍建设计划和年度校本培训计划,计划目标比较明确、思路比较清晰,措施比较具体。以教研组和项目组为平台,开展幼儿集体教学活动、个别化学习活动、游戏化教学设计等主题校本研修,研修过程采用问题推进式与互动卷入式相结合的形式,注重发现问题、诊断问题、解决问题、提升问题四个步骤的实施,同时嵌入导师对问题研讨进行点拨式的梳理,努力提高研修质量。幼儿园在选聘教师、评优评先、绩效工资、职称评聘等方面制度规范,能体现多劳多得、优质优酬的原则,形成较好的激励保障机制。
幼儿园制定了教师的分层培养培训方案,引导和帮助教师制定个人专业发展三年规划,强化教师三年发展规划落实与自评。通过同伴互助分享、现场观摩研讨、学习交流、个人研习等方式开展园本培训。能关注五年以下教龄教师的培养,通过开展青年教师双岗管理、双导师结对机制,强化青年教师在课堂教学、班级管理、家长工作等方面能力的提升,既加速了青年教师的成长,又较好的发挥了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近几年先后对外区幼儿园、托幼一学区全体姐妹园、区游戏中心组开展专场游戏的汇报交流活动,同时向外输送了骨干人才,为区域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示范辐射作用。
(六)社区家教
积极探索家教工作新规律、新机制和新对策,有效落实《上海市0--18岁家庭教育指导大纲》,努力构建科学、规范的家教指导课程,探索有效的家园共育方法与路径。幼儿园重新修订了《家长工作手册》,家教工作制度健全、操作性较强,能有序安排家教指导工作,尤其是疫情期间采用线上向家长推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亲子游戏,并与居委会联合开展小区“乐运动,悦健康”亲子游戏节活动。与社区开展教育联动:带着家长孩子走进惠馨福利院开展义卖活动;与张庙街道党员共同建立“燕子育儿坊”对散居儿进行亲子指导,有效提高了家长对教育的重视度。建议向社会公示为家长服务项目。
家委会积极参与幼儿园管理:参与幼儿园食堂的伙食和卫生巡视、为家长做讲座、与教师共同策划大活动,很好地发挥了支持者的作用。《幼儿园“诊断式”家教指导模式的研究》获市家教成果评比三等奖,创编亲子游戏获区三等奖。幼儿园每学期对家长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制定出有针对性的调整方案。建议有针对性地加强对教师家教指导的培训,不断提高其指导的质量。
(七)教育科研
幼儿园较重视科研工作,制定了《虎林路幼儿园教育科研管理办法》,明确各层级教师的研究职责、课题的组织与人员管理、课题档案管理、经费管理及奖励办法等,从源头上保障与规范了科研工作的有序开展。科研工作计划、小结齐全,日常工作紧扣计划有序实施,一课题一档案管理较为规范。围绕“幼儿建构游戏”研究项目,聚焦儿童发展,研究质量有所提高,《结构游戏中支持幼儿自主建构的科学认知经验的策略研究》获上海市青年科普成果比赛一等奖。青年、骨干教师的相关征文、案例均获市级比赛二、三等奖。但科研计划中措施不够有力,课题研究与相关工作的渗透、整合不能体现,工作小结中经验没有提炼与思考,不能为后期工作提供依据和思路。
(八)优质创新
幼儿园能遵循“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教育原则以及陶行知先生 “六大解放”的教育思想,十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将结构游戏作为推动幼儿发展、教师专业成长以及幼儿园课程建设的载体。园方能从幼儿及教师两个维度制定特色课程相应的发展目标,为课程的实践研究指明了方向,并建立了结构游戏课程研究的三级管理机制以及三结合制度,保证了特色课程的有效实施。同时,幼儿园能以课题为抓手,以教研为主阵地,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提升其专业技能。幼儿园建构游戏环境以及游戏现场能反映特色,幼儿想象力、建构能力较强。作为“万名教师提质工程学科基地园”,特色课程对姐妹园进行了展示,并在上海市学前教育年会做交流发言。2019年,幼儿园开发的“结构游戏实施系列培训”被纳入宝山区“十三五”优秀校本课程,继续对各园进行辐射指导。
(九)卫生保健
园长对保育的日常工作有指导,能根据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规范的要求落实,建立了三大员考核制度;保健员从教师岗位转岗,能利用自身优势针对不同年龄段幼儿开设卫生保健课,备课目标明确,内容适宜;专题《基础体适能运动对营养过剩幼儿有效性的实践研究》,能针对疫情后肥胖儿增多现象,通过聘请专业人士进园指导肥胖儿童进行体适能运动训练,有一定的针对性和价值。幼儿园能认真落实健康检查制度,幼儿、工作人员健康检查符合规范要求。
二、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一)以问题意识引领课程建设,持续提升教师研训质量
课程理念和特色价值表述不够明确,两类课程之间关系尚未梳理清晰,实施路径、方法需进一步思考;教研目标过于泛化,研究过程与目标匹配度不够,教研质量有待提高。
建议:
1.进一步加强对课程方案的高位思考和顶层设计,准确定位理念和目标,彰显特色课程的核心价值,聚焦共同性课程框架结构,梳理实施内容及路径,提供教师操作指引,发挥其对儿童的学习与发展的促进作用。
2.强化保教管理过程中的问题意识、目标意识,明确监控观察重点,并转化为教研目标与内容。树立教师基于“儿童立场”的课程观与发展观,通过对幼儿游戏行为的深度研究,推进教师理念到行为的真正落地。落实教研的过程性、系列化研究,提升研讨的效度,更好地体现顺应儿童需要的课程体系、“以学定教”的活动设计及有效的观察指导。
3.针对教师专业技能的薄弱点开展有效培训(艺术领域)。加强对音乐等艺术领域核心经验的理论学习,通过基本技能比武、集体备课、课例研究、听课评课等活动,帮助教师理解理论,优化设计,找准教学方法,从而激发幼儿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提高感知力及表现力。
(二)专注保育研究,落实管理的精细化与规范化
保健室布局尚欠合理;缺少传染病专用消毒间;保健资料的归类、历年资料的统计汇总还有待完善;全日观察记录、观察室护理要点记录欠规范;服药儿童病历复印件不全;各类物品预防性消毒尚不规范;膳食盈亏普遍月未控制在2%内;膳食分析结果蛋白质偏高、热量不足,改进措施效果不明显;体弱儿童矫治计划简单,举措不显。
建议:
1.加强预防性传染病消毒工作的实操训练及传染病发生后应急措施的演练,熟练掌握消毒流程及控制要点,保障传染病不扩散传播。
2.建立标准意识,提高巡视、检查的细致性及培训效度。严格执行《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规范》的工作要求,加强三大员的培训,物化培训关键点,研训一体,并有针对性地实施考核与巡查,提高保教人员操作的规范性,全面提升幼儿园保健管理质量。
3.加强体弱儿童管理,出台体弱儿童在一日活动中特殊护理的操作指南,完善体弱儿童矫治名册,落实个案转诊,提高管理质量。
4.重视、规范营养室的管理。操作台做清分类标识,避免实际操作中的生熟交叉隐患;早点餐具的消毒流程严格执行规范要求;食品仓库需确保双人双锁和师生调味品分开;完善牛奶的出入库登记。
5.借助专业力量科学谋划,增设传染病专用消毒室及相关设备,按要求布局保健观察室及解决两班合用一卧室带来的传染病隐患。
鉴于以上意见,评委组一致通过虎林路幼儿园为“宝山区规范一级园”。
宝山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 2022年8月15日
宝山汇APP
上海宝山微信
上海宝山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