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废物意外事故应急预案编写提纲 ( 2024-11-11 )
危险废物意外事故应急预案编写提纲
1、应急预案简介
1.1应急预案编制目的
应急预案应当着眼于最大限度降低因火灾、爆炸或其他意外的突发或非突发事件导致的危险废物或危险废物组分泄漏到空气、土壤或水体中而产生的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1.2应急预案适用范围
明确应急预案的适用范围。一般应针对各个危险废物经营设施所在场所分别制定应急预案;并细化到各个生产班组、生产岗位和人员。
1.3应急预案文本管理及修订
明确应急预案在单位内的发放范围及应当进行修订的情形。
2、单位基本情况及周围环境综述
2.1单位基本情况
2.2危险废物产生、贮存、利用、处理处置基本情况
2.3周边环境状况
3、启动应急预案的情形
明确启动应急预案的条件和标准。如即将发生或已经发生危险废物溢出、火灾、爆炸等事故时,应当启动应急预案。
4、应急组织机构
4.1应急组织机构、人员与职责
明确事故报警、响应、善后处置等环节的主管部门与协作部门及其职责。要建立应急协调人制度。应急协调人必须常驻单位/厂区内或能够迅速到达单位/厂区应对紧急状态,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具备相应的知识和技能,熟悉应急预案。
4.2外部应急/救援力量
明确发生事故时应请求支援的外部应急/救援力量名单及其可保障的支持方式和能力。
5、应急响应程序-事故发现及报警(发现紧急状态时)
明确发现事故时,应当采取的措施及有关报警、求援、报告等程序、方式、时限要求、内容等。明确哪些状态下应当报告外部应急/救援力量并请求支援,哪些状态下应当向邻近单位及人员报警和通知。
5.1内部事故信息报警和通知
5.2向外部应急/救援力量报警和通知
5.3向邻近单位及人员报警和通知
6、应急响应程序-事故控制(紧急状态控制阶段)
明确发生事故后,各应急机构应当采取的具体行动措施。包括响应分级、警戒治安、应急监测、现场处置等。
6.1响应分级
明确事故的响应级别。可根据事故的影响范围和可控性,分成完全紧急状态、有限的紧急状态和潜在的紧急状态等三级。
6.2警戒与治安
6.3应急监测
明确事故状态下的监测方案,包括监测泄漏、压力集聚情况,气体发生的情况,阀门、管道或其他装置的破裂情况,以及污染物的排放情况等。
6.4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明确各事故类型的现场应急处置的工作方案。包括控制污染扩散和消除污染的紧急措施;预防和控制污染事故扩大或恶化的措施;污染事故可能扩大后的应对措施等。
6.5应急响应终止程序
7、应急响应程序-后续事项(紧急状态控制后阶段)
明确事故得到控制后的工作内容。如组织进行后期污染监测和治理;确保不在被影响的区域进行任何与泄漏材料性质不相容的废物处理贮存或处置活动,确保所有应急设备进行清洁处理并且恢复原有功能后方可恢复生产等安全措施。
8、人员安全救护
明确紧急状态下,对伤员现场急救、安全转送、人员撤离以及危害区域内人员防护等方案。撤离方案应明确什么状态下应当建议撤离。
9、应急装备
列明应急装备、设施和器材清单,包括种类、名称、数量、存放位置、规格、性能、用途和用法等信息。
10、应急预防和保障措施
应急预案是在紧急状态期间的行动方案。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应当采取措施,确保紧急状态期间应急预案的有效实施。包括:
10.1对全体员工,特别是对应急工作组进行培训和演练。一般应当针对事故易发环节,每年至少开展一次预案演练。应急响应一般程序是:(1)评估紧急状态;(2)隔离并防止人员进入受影响的现场,撤离有关人员或进入避难场所;(3)必要时,提供紧急医疗救助;(4)通知响应机构和设施响应人员;(5)如果可行,控制事故(如控制泄漏等),但要注意安全,工作人员要受过训练并使用合适的装备;(6)为公共机构响应人员提供支持;(7)清理和处理现场,结束;(8)后续事项:报告,评估。
10.2建立应急队伍。危险废物产生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应当建立专业的(兼职的)应急队伍(如火灾小组、爆炸小组等)。
10.3安排应急专项资金,用于隐患排查整改、危险源监控、应急队伍建设、物资设备购置、应急预案演练、应急知识培训和宣传教育等工作。
10.4与周围社区和临近企业、外部应急/救援力量建立定期沟通机制,促进相互配合。
10.5将应急预案依法报政府相关主管部门备案。
10.6在事故应急期间,按照地方政府的统一要求,做好各项应急措施的衔接和配合。
11、事故报告
规定向政府部门或其他外部门报告事故的时限、程序、方式和内容等。一般应当在发生事故后立即以电话或其他形式报告,在发生事故后5-15日以书面方式报告,事故处理完毕后应及时书面报告处理结果。
12、事故的新闻发布
13、应急预案实施和生效时间
14、附件
宝山汇APP
上海宝山微信
上海宝山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