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山这个党群阵地“纳凉点”升级“幸福站”

来源:友谊路街道   发布时间:2025-08-14

炎炎夏日,骄阳似火,连续的高温预警让城市仿佛笼罩在热浪之中。此时,宝山区友谊路街道的党群服务阵地早已悄然切换“清凉模式”,成为遍布街头巷尾的“避暑港湾”——不仅为快递小哥、环卫工人等新兴领域从业人员、新就业群体送来清凉,更给社区“一老一小”筑起温馨的夏日堡垒,让每一位走进来的人都能瞬间卸下“暑”气,感受沁人心脾的清凉。

凉意在心:分众服务暖透街巷

“师傅,进来喝口冰茶歇会儿!”看到快递小哥汗流浃背,中心的工作人员笑着递上清凉饮品。对穿梭街巷的快递员、环卫工人来说,这里24小时开放的纳凉区是“移动补给站”:冰箱里的盐汽水、桌上的清凉油、随时可用的充电插座,解了高温天的急;而对社区里的“一老一小”,这里是家门口的“幸福驿站”——老人围坐品茗下棋,孩童在志愿者带领下做手工、读绘本,张爷爷带着孙子来活动时念叨:“比家里热闹,还能交上朋友!”

从新就业群体到社区邻里,不同需求被精准看见:给户外劳动者的“降温剂”,是对城市奔跑者的致敬;为“一老一小”筑的“堡垒”,是对社区温情的守护。一杯绿豆汤的甜,一场闲谈的暖,让每个走进来的人都卸下暑气,装满心安。这种“一站式”服务,既解决了高温天的纳凉需求,更重建了现代社区里久违的邻里温情。

巧思在策:空间里的治理智慧

“清凉港湾”的贴心,藏在细节里,更显在治理智慧中。我们没有另起炉灶新建场所,而是对现有党群服务阵地进行功能升级,通过“分时复用”让空间发挥最大价值:白天是居民的社交角,闲暇是户外劳动者的补给站,周末则成为亲子活动场。

图片

图片

这些让中心的工作人员动了不少“巧心思”:把活动室的闲置桌椅搬到走廊,供临时歇脚的人使用;发动志愿者自制消暑饮品,既节约成本又充满心意;利用辖区商户资源,链接来冰镇饮品和防晒物资……正如一位街区书记所说:“我们没花多少钱,就是把现有资源重新整合了一下,没想到能帮大家解决这么多实际问题。”这“串”起来的不仅是场地与物资,更是基层治理的精细化,“365不打烊”的承诺,早已把“服务为民”刻进了阵地的基因里。

温情在续:港湾里的治理新篇

暑热会退去,但“清凉港湾”的温度不会消散。当党群服务阵地从“行政空间”变为“生活客厅”,故事便有了多彩注脚:是长滩党群服务中心暑托班里,孩子收获知识欢乐、家长安心工作的托举,解“带娃难”忧;是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周末亲子手工间,家长与孩子指尖协作、共品亲情的温馨,让“陪伴”生动;是东林集市党群服务中心“益友大课堂”上,青年学技能、交好友的充实,补成长之需。这些场景,共同丈量社区治理的“民生刻度”,群众笑脸多了,治理就摸到了民心,也映照基层党建的“实干成色”。

图片

图片

图片

清凉港湾

友谊路街道将延续这些微小而暖心的服务,让越来越多的社区党群服务阵地成为“有温度的港湾”,使“服务‘友’温度,幸福聚‘谊’家”的承诺在四季更迭中化作社区最动人的风景。

当前页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