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创新生态单元的“24小时”青春画像 | 环上大芈城T3科创街:“小尺度”里实现科技创新的“大融合”
来源: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唐捷 发布时间:2025-03-13城市对青年更友好,青年在城市更有为。今年,宝山团区委在美兰湖科创湖区、M3科创走廊、环上大创新圈、一号湾重点区域打造“24小时青年创新生态单元”,并制定出台《关于加快宝山青年发展型城区建设支持24小时青年创新生态单元发展的若干措施》,推出三方面11项支持措施,推动创新人才、政策、服务等各类资源和要素集聚到生态单元,高质量推进宝山青年发展型城区建设。
日前,宝山融媒记者兵分多路,走访四个“24小时青年创新生态单元”,深入了解了这些区域如何满足青年8小时工作、8小时居住、8小时社交等高品质生活需求,打造青年心生向往的幸福城区。
随着城市对青年友好度的不断提升,青年在城市中的发展潜力与创新活力也日益显现。环上大科创街区芈城T3科创街,作为一个创业孵化+办公+生活、可以漫步的街区,以汇聚人才为主旨,致力于打造一个全新的产业创新生态圈,形成科技经济深度融合、生产生活生态水乳交融、科创科普相得益彰、校区街区社区浑然一体的新型科创空间载体。而周边配套设施完善,也为企业提供了便捷的生活和商务服务——多家银行、酒店、餐饮等商业设施,满足青年工作与创业的日常需求。同时,科创街还靠近多个文化场所和旅游景点,如上海大学等,为青年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娱乐和休闲选择。近年来,环上大芈城T3科创街里发生着怎样的青年故事呢?
一、青年人才扎根宝山,创新驱动共谱发展新篇章。
近年来,宝山区凭借其蓬勃的创新活力,成为企业发展的沃土。上海芬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自2021年10月入驻芈城T3科创街以来,在政策扶持、产业生态和人才服务等多方面支持下,迅速崛起,成为区域科技创新的典范。截至目前,芬创科技在宝山已累计申请专利31项(其中发明专利10项),获得授权专利21项,销售收入累计突破2.5亿元。2023年,芬创科技入选上海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其技术中心通过宝山区技术中心评定,并获评宝山区大场镇“科创先锋”。2024年,公司技术中心研发团队荣获上海市“工人先锋号”荣誉,彰显了其在技术创新方面的硬核实力,为“科创宝山”的建设注入了强劲动力。而芬创与宝山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政策护航,筑巢引凤打造创新沃土。
近年来,宝山区政府以“打造上海科创中心主阵地”为目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出了一系列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扶持政策。根据《宝山区支持科技创新发展若干政策》(即“科创30条”),区内高新技术企业不仅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还可按年度研发投入的10%-20%申请区级财政补贴,最高可达500万元,有效降低了企业的创新成本。此外,区内“专精特新”企业享受企业所得税减免政策,其主导制定的行业标准、获得的发明专利等创新成果,还可获得单项最高50万元的区级财政奖励。对于高新技术企业与本地高校、科研院所合作的产学研项目,宝山区政府通过“科技成果转化专项基金”提供最高200万元的资助,并优先推荐申报上海市及国家级重点研发计划,加速技术落地应用。
作为重点引进项目,芬创科技受益于宝山区的“科创30条”和“人才新政”等专项政策,不仅在公租房配置、员工子女就学等方面得到区政府的大力支持,还有3名公司骨干人才成功落户宝山。同时,区政府积极搭建产学研对接平台,推动芬创科技与本地高校、龙头企业建立技术合作,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政企同心,共绘可持续发展蓝图。
在宝山区从传统工业区向科创高地转型的战略引领下,芬创科技与区政府正探索更深层次的合作。在宝山区政府的赋能与指导下,芬创科技联合多家知名科研院所和产业上下游企业,共同打造“宝山区·智能制造(光制造装备)创新联合体”。该联合体旨在推动基于先进光学技术应用的量测与制程设备领域的技术创新与突破,构建产业生态,培养与引进人才,示范应用与成果推广,完善制度建设及知识产权保护,为智能制造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与此同时,宝山区政府积极为企业提供定制化人才公寓、子女教育配套、人才落户等贴心服务,解决人才扎根的后顾之忧。区相关职能部门在企业运营中提供全方位支持,例如,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在企业遇到投诉纠纷时,始终秉持服务至上的理念,及时介入,积极协调各方,帮助企业妥善处理问题,维护企业正常经营秩序,并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为员工发放防暑降温礼包等。
芬创科技创始人不禁感慨道:“宝山不仅是企业发展的‘福地’,更以‘店小二’式服务让我们感受到家的温度。未来我们将加大研发投入,聚集产业上下游,反哺区域产业升级。”
二、打造宜居宜业的青年社区,开展纷呈商业化服务。
除此之外,芈城T3科创街还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通过与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有机功能材料与应用技术研究所合作,共同打造概念验证中心,开展一系列技术商业化服务,重点吸引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产业项目和企业入驻。科创街不仅提供优质的办公、研发、生产环境,还汇聚商业和科普元素,聚集创新资源,形成科创生态深度融合、科技文化商业相互促进、科技文创相得益彰、街区校区社区浑然一体的创新型载体。
“三区融合”叠加“三生融合”
在南街有一个可容纳近百人的内广场,既能成为科创路演场地,也能化身艺术活动场域。与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达成合作后,墙壁涂鸦、公共雕塑等艺术元素也将注入科创街区,形成新的互动链接。不久前,就开设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秋日‘箱’遇,赏花看展”创新集市,将科创、文创、手作、设计、创意等元素融合,为市民游客带来了一场充满惊喜和浪漫的秋日盛会,不仅是一场精彩纷呈的街区活动,更是一次对芈城T3科创街“三区融合”和“三生融合”理念的生动诠释。活动吸引了来自上海大学的学生、周边社区居民以及园区企业员工的参与,将园区、校区、社区紧密联系在一起。
不仅如此,园区每年还举办多场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涵盖文化、艺术、科技、教育、体育等多个领域。大场镇团委还会不定期地针对青年开展相亲交友、运动健身、公益电影观看等活动。
打造宜居宜业的青年社区
芈城T3科创街不仅拥有完善的产业配套和创新创业服务,还注重打造宜居宜业的青年社区。大场镇针对企业青年,特别是针对科技型企业,宣传各类人才政策,不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在区级政策基础上,制定人才租房补贴等政策,有效扩大政策覆盖面。继续落实镇领导和相关部门联系企业制度,通过定期走访、召开座谈会、组织联谊活动等形式,与人才交心交友,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引导他们为大场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此外,芈城T3科创街西起真陈路,北至锦秋路,南至环镇北路,东至沪太路,不仅有丰富的餐饮选择、完善的娱乐休闲设施,街区还覆盖上海大学(宝山校区)、上大附中、环上大科技园、芈城T3科创街、上海国际研发总部、海创汇加速器、尊木汇及范围内的社区、学校、科普场馆等。这些设施的完善不仅提升了园区的整体品质,还为青年人才提供了便捷的生活服务。在这里,他们可以享受到高品质的生活体验,同时保持与科技创新的紧密联系。
赛儿信息科技于2024年正式入驻宝环上大科技园,这里成为了他们团队创业梦想加速启航的新港湾。团队由3位来自IBM的青年才俊组成,他们带领孵化企业参加“创客中国”大赛,并成功闯入上海市决赛前20名,同时赛儿信息科技登上2024年上海最具投资潜力50佳创业企业榜单。目前,赛儿信息科技已荣获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软件企业评估、上海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称号以及2024WTIF孵化之星殊荣。全球首创的MTK平台上的Linux智能座舱产品也已问世。
在取得殊荣的同时,团队负责人告诉记者:“落户环上大科技园以来,我们真切感受到了诸多便利。记得团队刚入驻时,对于各类创业扶持政策一知半解,园区的工作人员主动上门,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为我们详细解读,还协助我们整理申报材料,成功申请到了一笔创业补贴,极大缓解了初期的资金压力,这便是实实在在的‘创业便利’。在工作方面,园区完善的配套设施也为我们提供了极大的帮助。有一次,我们需要紧急召开一场线上国际会议,可公司临时出现网络故障。向园区管理处反映后,技术人员迅速赶来,不到半小时就排查并解决了问题,确保会议顺利进行,保障了与海外合作方的沟通,这就是‘工作便利’的生动体现。生活上的便利同样令人暖心。园区周边有丰富多样的餐饮选择,价格实惠且口味多样。有一回加班到很晚,团队成员都饥肠辘辘,本以为只能随便吃点速食,没想到园区附近的一家小餐馆还在营业,为我们提供了热气腾腾的饭菜,让大家在疲惫的工作后感受到了温暖,这无疑为我们的创业生活增添了一份保障。正是这些点滴的便利,汇聚成了赛儿信息科技在环上大科技园茁壮成长的强大动力。我们期待在未来能够与宝山区政府开展更深入的合作,共同为区域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三、“一切为了人才服务”,打好聚才“三张牌”。
围绕“24小时青年创新生态单元”打造,区各级团委不断聚焦青年对个人成长、社会融入和高品质生活与日俱增的需求,打好聚才“三张牌”。
打好本土牌
抓住上海大学这一高校资源,丰富互动链接,加速校区、园区、社区的融合共生,帮助高校学子树立创业信心。大场镇积极开展各类招聘活动,聚焦重点产业和紧缺急需人才,精准分析企业需求、应聘供给等数据,提高供需适配度,实现精准引才、靶向引才。
打好服务牌
大场镇坚持以顶层设计“重青”。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青年工作各领域各环节,建立健全“党建引领+区域赋能”工作机制。发挥环上大科技园、芈城T3科创街区等载体辐射作用,建立科创人才联盟,嵌入式打造人才驿站、政策宣传点等青年友好空间,深入开展“才聚大场 科创领航”科创下午茶等招才引智活动,不断形成青年人才“强磁场”。建强党委联系服务人才平台,每位处级领导结对一位青年人才,依托人才“关键小事”联办快办机制,在职业激励、创业扶持、成长成才等方面开展“点对点”一揽子、全方位支持。大场镇团委以青年需求为导向,在青年中心等团属阵地开办咖啡品鉴、蛋糕烘焙制作等课程,为青年发展赋能;以青年兴趣爱好为抓手,开展萌宠趣味赛、“踏春而行 骑遇大场”青年骑行活动。同时汇聚各方合力,主动锚定青年身心健康、婚恋交友等现实需求,举办“相约七夕燃动一夏”青年交友活动等,为青年互动交流提供更多平台和机会的同时,助力大场不断汇聚青春动能;深化拓展镇域服务青年新场景,链接百诺巧克力博物馆、尊木汇等阵地资源,更加丰富了青年发展服务内涵;聚焦重点人群、重点领域、重点工作,以靶向服务、精准引才推动青年人才、本土优秀大学生工作在大场、生活在大场。
打好引才牌
栽好梧桐树,方能引来凤凰栖。大场镇积极推荐人才工作创新性引领性政策。抓住宝山“北转型”发展契机,在人才落户和居转户、海外人才和特殊人才引进、区域创新创业扶持、高技能人才培育等方向,积极争取市级、区级政策扶持。以党建引领再强化、公寓治理再升级、人才租户满意度再提升为目标,抓好聚焦人才公寓社区特征和问题需求,探索打造富有大场特色的“四有联动”新居住形态人才工作机制,探索实现人才成长与社区治理的“双向奔赴”。大场镇团委积极搭建能让各类人才干事展风采的平台,持续擦亮大场特色人才品牌工程,充分挖掘环上大科技园、T3科创街区、海创汇园区等人才集聚载体的优势,积极发挥基地的示范辐射作用,寻找人才典型,发挥示范作用。发挥共青团组织人才优势,实施“才回大场”项目,招募16名大场籍青年到镇属公司、居村等治理、招商一线岗位挑大梁、当主角。深入实施“社区青春行动”,发挥“近邻”优势,开展“上海大学学生社团进大场社区”社会实践项目,引导大学生、青年教师担任新兴领域街区治理委员会委员,探索在城家公寓等新兴居住社区建立“租委会”青年议事平台,带动更多青年力量成为“青春共治合伙人”,共同增进社区、街区的发展活力和善治创造力。
如今,在宝山这片充满机遇的土地上,政府与企业的“双向奔赴”正持续升温。随着更多像芬创科技、赛儿信息科技这样的创新主体在此集聚,一幅科技引领、产城融合的壮美画卷正徐徐展开,为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贡献宝山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