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距离”倾听民声 宝山这里的人大代表联系点居民连连点赞
来源:宝山人大 发布时间:2024-10-28宝山区淞南镇共有24个居民区人大代表联系点,这些打通人大代表联系群众“最后一公里”的履职平台,为人大代表收集社情民意提供了便利,也为选民向代表反映问题提供了更有效的渠道。盛达家园居民区人大代表联系点通过1个平台(人大代表联系点)、1支队伍(民情联络员)和1套机制(代表联络机制),“零距离”倾听民声、了解民情、为民解忧,打通了人大代表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宝山区淞南镇盛达家园是一个融合了动迁房与商品房的综合型小区,有“三多”:老年人多,小区内60岁以上老年人约占总人口37%;租户多,约250户850余人,主要从事快递外卖、4S店以及周边商业体从业;车多,小区标准化车位约500个,但实有机动车辆约850余辆。复杂的人员结构,造成了小区居民诉求多样化。由于以往缺乏硬件设施,社区活动的空间不足,因此居民对社区事务都不怎么关心,参与社区事务的积极性不高。为此,镇人大代表联系点结合本小区特点,以社区居民需求为导向,做深做细群众工作,积极为居民搭建自治协商的沟通平台,着力破解小区治理的“老大难”问题,打造“新幸福”盛达家园。
搭建一个平台,助推代表参与社区治理。
社区居民纷纷表示感谢,四位人大代表为选民发声,帮大家解决了困扰很久的烦心事,家门口的人大代表联系点不仅找代表方便,解决问题还很快。
家住盛达家园21号楼的李先生就忍不住为小区的人大代表联系点连连点赞。以前,李先生常常被小区内的“停车难”“出行难”所困扰,有车却不敢随便开出去,就担心回来没有停车位。李先生多次找过物业反映相关诉求,但都难以解决。最终,通过人大代表联系点的平台,在吴隽、顾佳佳两位区人大代表的协调和推动下,经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和居民协商议事,议定对部分道路进行了拓宽改造;针对停车难问题,广集居民智慧,共商难题突破口,确定引入利用纵向空间的“智慧停车”系统、直停车位改斜停车位等方式,增加了小区的停车位。历时1个月,李先生的烦心事得到圆满解决。
成立一支队伍,助力代表密切联系群众。
“小区里小孩要玩耍、年轻人要健身、老年人要休闲便利,能不能建立一个全龄社区休闲活动场所,兼顾到各年龄层的需求呢?”
盛达家园居民区人大代表联系点里,一群人热烈讨论着。他们是个人,关注的却是全体小区居民最关心的事情,因为他们同时还有一个身份——人大代表民情联络员。
民情联络员来自各群体,他们中有楼组长、企业管理者和员工、退休人员、社区热心居民以及“盛达青年联盟”“妇女议事会”等多支志愿团队,他们有更加丰富、多元的渠道掌握一手社情民意。“民情联络员”队伍将多渠道收集的居民意见建议梳理汇总后,迅速、真实地反映给联系点的人大代表,使人大代表和选民之间更加紧密。得益于这些“民情联络员”的存在,让人大代表在进选区联系选民、倾听民声、排解民忧等举措之外,又有更多的沟通联系渠道。
“民情联络员有利于我们在履职过程中更广泛地倾听民声、民意。”镇人大代表相关负责人说,“他们能让我们时刻牢记自己的代表身份,更有动力为民履职。”
完善一套机制,及时迅速回应民生关切。
“我们小区前后大门口的两处公交车站,公交车辆半小时才来一班,等候时间很长。但是站台上就孤零零的一根公交车站牌,却没有公交车站候车亭,夏天不能遮阳,雨天不能躲雨,候车时间长了老人也站不动。我看周边的一些车站都有候车亭和长椅,能不能帮我们也升级改造一下呢?”居民们的呼声比较迫切。
盛达家园居民通过人大联系点反映改造候车亭的问题,联系点反馈到联系本居民区的上海市人大代表,人大代表通过座谈、实地走访的形式,积极推动落实。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及施工单位的全力推进下,利用周末、避开高峰时间抓紧作业,两处公交站台的改造项目于2023年12月施工完毕。
光秃秃的公交站台焕然一新,还增加了乘客候车长椅,给居民带来了更加舒适便捷的出行体验。选民们感觉:这个人大代表联系点真的发挥了倾听民声、为民发声、为民办事的作用。
下一步,淞南镇人大将继续推动代表联系群众“家站点”,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听民声、察民情、聚民智、解民忧,不断丰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让急难愁盼的“民生清单”转化为群众满意的“幸福账单”,为宝山区的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