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多方资源 让科普既“接地气”更贴人心
来源:友谊路街道 发布时间:2024-01-04为提高基层科普公共服务能力,助力基层治理能力提升,2023年,在宝山区科协的指导下,友谊路街道社区科普条线不断整合,挖掘社区科普资源,坚持以提升公众科学素质和创新意识为工作目标,以“注重着力兼修”为工作思路,以培育社区科普“一居一特”品牌活动为工作载体,有序开展和推进各项科普工作。
依托党服中心阵地,友谊社区书院科普讲堂传音。
社区书院是提升公民科学素质的文化“加油站”,是群众共建共享、自治自理的科普“生活圈”,也是打通科普工作“最后一公里”的有效手段和重要载体。近年来,友谊路街道注重联动,着力社区书院品牌建设,持续推进“宝山区社区书院”示范点建设,利用寒暑假期间,引导青少年开展各类线上线下科普活动,以寓教于乐的方式,提高孩子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对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围绕科普宣传主题,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
以全国科普日为重要载体,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提升群众科学素质,积极组织开展各类科普宣传、科普教育培训、科学创新制作活动,激发居民热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源动力,不仅为街道的科技创新和科普事业发展注入新活力,也为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稳步实施提供有力支撑。
以创新屋配置为基础,打造“科普宣传、展示、活动”一体式科普驿站。
通过不断优化整合,创新屋现有木工机械(安全电压)、瓷画、泥塑等器具可供使用,曾是辖区初高中寒暑假社会实践的场所,也是青少年面塑制作培训、科普作品展示的好空间。今年,室内又增添了“科普驿站”专题版面,C919大飞机的科普图文介绍受到参观者的欢迎。
培育“一居一特”品牌,开展多样化的社区科普活动。
社区科普的生命力在于扎根居民群众的衣食住行和精神文化需求,为此,街道科协积极引导居委社区开展以“市、区级科普示范社区”创建为载体,结合各自实际谋划科普活动,形成个性鲜明、内容实效的特色。如宝林九村坚持开展科普志愿者宣讲活动、宝钢七村开辟中药材培育基地等,在社区中传播科学知识、更新科学理念。
在新的一年里,友谊路街道将继续整合多方资源,进一步加强社区科普宣传教育工作,把科普融入居民的日常生活中,提高居民的科学文化素养,形成文明向上的社会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