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宝山区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殷殷嘱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探索求解、用心用情破题,在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病有所医、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等各方面持续用力,全力推进各项“民心工程”建设,成功打造一幕幕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的实践剪影。
生老病死是每个人都绕不开的自然规律,便民就医是宝山区的重点民心工程。近年来,宝山区积极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在资源布局、服务供给、跨区域协同等重点环节重点领域加速推进,让宝山居民享受到更便捷、高效、优质的医疗服务。
“医疗+互联网”,数字化成就“未来医院”。
“现在配药真方便,不用去医院排队,手机上操作一下,药就快递到家了。”杨先生确诊糖尿病已有四年,以往每隔半个月,就要跑一次医院复诊。得知宝山区吴淞中心医院互联网医院开通在线复诊功能后,杨先生立即登录尝试,续方药物不仅三天内就送到了家里,网上配药和线下看诊一样也能医保支付。如今,在病情稳定的情况下,杨先生只需每隔三个月到门诊复诊就可以,大大节省了往返医院的时间精力。
宝山区吴淞中心医院作为区首家互联网医院,不仅获评了2021年全市“便捷就医服务”数字化转型工作示范医疗机构,其数字化实践经验还入围了2022年上海市第五届“上海医改十大创新举措”。
吴淞中心医院互联网医院帮助患者在线复诊续方
门诊智能分诊导诊系统帮助患者准确挂号就诊
如今,“一部手机走医院”“足不出户看医生”,数字化医疗给广大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同时,宝山区还不忘照顾部分老年群体的就医习惯,依旧保留了人工窗口,尽力让每一位人民群众感受到精心关爱与细致关怀。
医疗收费电子票据帮助患者随时查阅就医费
“区级+市级”,“医联体”助力提升服务能级。
“这么大的脑肿瘤不多见啊,大家要一起努力了。”今年年初,宝山区仁和医院收治了一名患有60mm×70mm×50mm脑膜瘤的患者。这样的病症在临床上极为罕见,手术难度可想而知。依托医联体合作机制,宝山仁和医院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紧密合作,组建华山-仁和神经外科团队,共同制定个性化诊疗方案,并成功切除了肿瘤,患者术后恢复表现也很稳定。
华山-仁和神经外科团队进行巨大脑膜瘤切除术
这只是宝山区积极探索医联体合作的“冰山一角”。近年来,区属综合医院先后与中山、仁济、华山等市级医疗机构签约,深化战略合作,引入优质资源,取得积极成效。譬如,中山医院先后派遣了中国科学院院士葛均波教授、“大国工匠”周平红教授等一批知名专家来吴淞中心医院进行学科建设指导,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百余项。宝山区政府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合作建设紧密型医联体,华山医院北院整体并入华山医院。大场医院和仁济医院合作构筑特色学科群,配合南大地区整体规划和调整转型,打造宝山西南地区区域性医疗中心。
葛均波院士启动吴淞中心医院DSA机房
与市级医院的紧密“牵手”,不仅让区级医院“强筋健骨”,补齐自身短板、提升综合实力,更是增强了宝山居民的“医”靠。“想到大医院就在家附近,真安心。”“两家医院一合作,看病医生就多了,水平肯定也灵的。”宝山群众的“大白话”,也是心里话。
中山-吴淞医院多学科联合诊治现场
“医院+社区”,打通医疗服务“最后一公里”。
“真是太感谢了,有了你们这么负责的好医生,健康就有了更好的保障!”侯老伯特意赶到宝山区友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拉着顾医生的手,不停地道谢。侯老伯早在2016年就完成了家庭医生签约,这次在签约医生的关心下,侯老伯从发现血液指标异常到完成手术,前后仅用了10天,真真切切感受到了签约家庭医生的便利。“签了家庭医生,不仅有免费体检,发现问题还有医生及时通知,还帮忙转诊到上级医院,一点都没耽误!”
顾云琳家庭医生工作室
家庭医生签约是宝山区打通医疗服务“最后一公里”的有效实践,通过构建以家庭医生助理为前沿、家庭医生为核心、公卫医师为支撑,心理康复药剂等其他人员补充的“1+1+1+N”团队服务模式,真正将专业、便利的医疗服务带到百姓身边。特别是在上半年封控期间,来自家庭医生的电话关怀和条件允许范围内的及时诊疗,给封控在家的居村民们吃了一颗“定心丸”。截至目前,全区共成立家庭医生团队443个,覆盖所有居村委;65岁及以上老年人签约31.54万人,常住人口签约90.12万人。
居民签约现场
为了进一步丰富“15分钟就医圈”的功能,除了家庭医生的暖心服务,宝山区响应党中央“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号召,积极推进优质中医资源下沉社区,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中医药服务。
宝山区顾村镇保利社区卫生服务站今年10月成功创建上海市中医药特色示范社区卫生服务站。
走进宝山区顾村镇保利社区卫生服务站,“禅•医”气息扑面而来,站里设有全科、康复、检验室,配有中药熏洗仪、中医治疗床等多种诊疗设备,能提供多种特色中医类服务。与此同时,在党建引领下,服务站不仅开门接诊,还会主动走出去,在公司、园区、校园多地开展主题活动,让更多人知晓、体验中医药服务。
上海市名中医杨巍教授开办专题学习班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发展壮大医疗卫生队伍,把工作重点放在农村和社区。在推进资源下沉的同时,宝山区也非常重视基层医疗机构自身的中医能力建设。在区中西医结合医院的协调下,对上联合市曙光医院专家,对下集结多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宝山区组建了糖尿病肾病专病中医联盟,打造“一区一品牌”(肛肠科)重点基地,通过方案研究、样本库建立、跟师抄方、联合门诊等活动全面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中医药特色诊疗服务水平,以期进一步扩大惠民半径。
泗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跟随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米秀华主任出诊抄方
枝叶总关情,点滴见初心。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标志,宝山区将坚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扛起疫情防控责任,关注群众就医需求,继续把便民就医工程各项具体措施做实、做细、做优,让健康红利更好惠及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