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显宝山营商环境“软实力” 助力重大建设项目平稳落地

来源:市规划资源局 区规划资源局   发布时间:2024-08-26

根据市规划资源局《关于优化本市重大项目规划资源审批和供地流程的实施意见》等文件要求,宝山区规划资源局紧紧围绕上海市营商环境最高目标要求,在宝山“北转型”战略背景下,锚定“一地两区”战略定位,深入一线、深入企业,不断创优服务水平,优化再造审批流程,构建服务好、质量高、审批快的营商环境,全力保障重大建设项目平稳落地,助力提升宝山营商环境“软实力”。

“专项小组”好服务,彰显交地即交证宝山速度

“交地即交证”服务是上海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是上海优化营商环境7.0版中明确的具体措施之一,2024年在全市范围进行推广。区规划资源局积极响应号召,在第一时间组建了“交地即交证”专项工作小组,在相关科室提前介入、协同联动、宣传答疑、全程帮办的情况下,帮助罗惠工程公司实现“零跑动”“最速化”全程网办,企业缴纳土地出让金和相关税费后,立即协助企业完成网上申请,获取不动产权证书和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电子证书,从原模式下的至少跑动4次优化为零跑动,办证时间从至少10个工作日缩短至1个工作日。

“绿色通道”快审批,守护宝山特色乡村风貌

宝山区下辖的罗店镇作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镇、“上海2035”总规中的中心镇,有着底蕴丰富、特色鲜明的历史文化遗产。区规划资源局在贯彻落实宝山区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通过流程再造,将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重点项目纳入用地审批“绿色通道”,加速项目审批;通过聚焦产业转型,助力高效用地,积极与建设单位开展方案对接,核提相应规划管控要求,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帮助企业形成稳定方案成果;重视风貌管控,在方案预审环节,充分调研周边村庄设计特色。坚持遵循整体设计指导,注重设计方案与周边村庄风貌、环境基地相融合,以项目审批为抓手,赋能乡村振兴。

图片

项目效果图

营商专员”强推进,帮助城市伤疤华丽涅槃

侨福A地块位于宝山区重点区域逸仙路高架旁,由于产业定位不明确、企业资金短缺等原因,原项目在完成部分土建结构后停工多年沦为“烂尾楼”,严重影响宝山城市形象。经过不懈努力,总投资达13.9亿元的国泰生命科技园在该地块正式开工,也标志着“烂尾楼”迎来涅槃新生。

图片

原项目现场图

为推进项目早开工、早建设,区规划资源局强化规划引领,更好提升城市功能,调整规划用地性质,从原来的工业用地调整为教育科研设计用地(C6),容积率提高至2.5。为满足项目推进的动态需求,区规划资源局联合属地政府、区级主管部门、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形成专题营商专员工作组,综合协调各方诉求掌握项目进展。重大产业项目营商专员与企业主体和设计单位保持密切联系,提前开展产业项目方案预审,将原有建筑与新方案进行充分融合,充分利用既有柱网和地下室,结合生物医药产业功能优化内部布局,并以错落有致、亮丽现代的建筑形态为逸仙高架路沿线带来新气象。

图片

项目效果图

审批制度改革省时间,助力企业早日投产使用

全面铺开“多审合一、多证合一、多验合一”,探索推广“一证多验”“验登联动”等改革举措。充分考虑企业交付投产所需,结合基地项目实际情况,通过部门协同联动方式,通过多方部门配合审核,已实现“四证齐发”常态化。对重大产业项目、保障民生的公共项目,单幢建筑已竣工且满足使用功能,分批次进行竣工规划资源验收,实现“一证多验”,支持工程建设项目单体建筑尽快投入使用。目前已完成国盛产投宝山药谷、联东u谷、康家村“城中村”改造结构绿地等项目“一证多验”工作。试点“验登联动”,实现低风险产业项目单日完成竣工验收和不动产证登记工作,目前已完成上海品兴医疗设备有限公司扩建车间和新二商务管理服务有限公司仓库改建项目的“验登联动”工作。优化审批事项办理流程,持续扩大项目拿地即开工范围,配合推进产业项目带方案出让工作。持续巩固提升规划资源竣工验收工作质量,严格把关“多测合一”报告成果,按照相关标准及要求开展现场踏勘工作,实现“一次委托、统一测绘、成果共享”。

未来,区规划资源局将继续围绕“一地两区建设”的战略目标,全力打造宝山营商环境的“金名片”。坚持规划引领,向存量要发展空间、加大产业项目用地供应,加强对企业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和服务;坚持优化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间。做好重大项目、民生项目、公共服务设施等手续办理,实现项目快速落地,以更高站位、更强担当、更实举措,加速将“施工图”高质量转化为“实景画”;坚持与市区相关部门前后联动、沟通联系,提升行政服务对象的感受度,使政务服务更连贯、更顺畅,用一个又一个“红本本”来展示2024年崭新的工作答卷。

当前页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