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多彩非遗 这个暑期与传统文化为伴
来源: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李桃 张清宇 发布时间:2024-07-17暑假已至,不少孩子在学习、娱乐之余,选择参加各类研学活动,丰富知识,开拓视野。近日,在上海宝山国际民间艺术博览馆,一场别开生面的“青少年非遗传承小使者研学夏令营”开班了。在为期四天的活动中,小朋友不仅可以了解五洲民俗文化,还可以体验十字挑花、茶道和工笔画等非遗技艺,沉浸式体验非遗在新时代焕发的崭新活力。
研学第一站,小朋友们两人一组领取一张研学手册,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丰富精彩的上海宝山国际民间艺术博览馆的几大展厅。民间民俗、非遗技艺、中华文化、五洲风情……小朋友们带着各种好奇和探究之心,开启非遗文化之旅,在逛展答题中学习非遗知识,完成研学打卡。学员史一可告诉记者:“我很喜欢美术和中国文化,听爸爸说这里有做非遗手工的项目,我非常感兴趣。”
在非遗体验课上,由上海市级非遗罗泾十字挑花技艺项目区级代表性传承人郑晓蓉带领小朋友走近十字挑花技艺,一起阅读《金绣娘》绘本,讲述非遗故事,从历史由来、工艺特色、制作方法及应用等方面深入介绍罗泾十字挑花技艺,现场展示十字挑花兜头巾以及其他饰品的戴法,展现非遗“来源于生活,回归于生活”的朴素特质。 随后,小朋友领取材料包,跟着老师学绣一幅带有萱草花图案的简单十字挑花作品。这些平时很少接触针线手工的孩子在老师耐心的指导下逐步上手,很快就绣得有模有样。学员成果乐说:“我是第一次做十字挑花,感觉有点难,不过学起来挺开心的。”
一针一线,一块土布,从勾勒民间记忆,到寄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都可以在小小的十字挑花作品里通过手工呈现出来,让这些珍贵的民间传统工艺得以发扬和传承。非遗传承研学夏令营活动从日常生活出发,结合生活美学、实用美学,带领孩子锻炼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培养创造性思维和审美能力。
此外,小朋友还可以体验到茶道的古韵风雅和工笔花鸟画创作。由古法末茶技艺非遗传承人梁老师为大家深入浅出地讲解中国末茶的历史、文化、茶礼茶俗和古法制作技艺,现场教习大家点一碗美丽的末茶,通过欣赏古画中的场景,掌握斗茶要领,体验斗茶乐趣,传承优秀的非遗末茶文化,探索生活中的诗意与美好。工笔花鸟装饰技艺作为第九批宝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旨在不同形态与载体上进行严谨精致的花鸟画创作,更好地装点美好生活。本场活动邀请青年传承代表,带领大家了解一幅工笔花鸟画的创作特色,共同完成一幅工笔花鸟画,一起感受作品所带来的自然之美和闲情逸趣。
在知识大拓展环节,小朋友还可以观赏到上海宝山国际民间艺术博览馆新展《砂器墨影——紫砂名壶全形拓题跋展》,领略大师们的独特匠心,品味紫砂器、印、文三者交相辉映的多维视觉语言,近距离感受中华美学的韵味,体会传统文化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