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上大成果转化案例 | 点与面智能-虹膜及多模态生物识别解决方案提供商

来源:环上大科技园   发布时间:2024-01-09

企业简介

上海点与面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点面科技Pixsur)成立于2017年,源于上海交通大学,专注于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具有独立自主的知识产权。

图片

上海点与面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公司核心团队来自华为、中兴、三星电子等跨国公司和著名高校,已在虹膜及多模态生物识别领域研发20年。公司在2019年获“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并获上海市人工智能发展专项基金立项支持;2020年获“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2021年获上海市“专精特新企业”认定。2022年产品被列为《2022年上海市创新产品推荐目录》。

公司拥有核心发明专利及其他专利25项、软著及商标30项,已面向公安、煤矿、金融、医疗、消费电子等领域推出4个系列20多款产品,提供了从算法授权、软件系统、智能硬件到集成模组的虹膜识别全线解决方案。

图片

公司的虹膜识别系列产品

图片

领军人物

图片

程治国

点面科技创始人兼CEO

程治国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专业,获博士学位,曾就职于三星电子韩国总部、中兴通讯上海总部、欧洲经营部等,负责国内及欧洲手机产品市场及技术业务。程治国博士是计算机视觉专家、嵌入式设备研发专家,具备高科技和科创公司管理能力,曾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领军人物专访

Q:您是否可以介绍一下团队的核心成员?是否可以分享下大家决定一起创业时发生的故事?

A:我们有一个经验丰富、配合非常好的团队。我本人曾就职于三星电子韩国总部、中兴通讯上海总部、欧洲经营部等,负责国内及欧洲手机产品市场及技术业务。我们的CTO沈文忠是上海电力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他也是模式识别算法及系统架构专家。

我们团队在读书时的专业就是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创业做这个方向也是自然而然,最重要的是我们都是不太安分,想做点事情的人。多年前我们就认为虹膜产业长期来看有巨大潜力,因此决心做这件事情。

图片

公司团队合影

Q:虹膜识别对于很多人来说,还比较陌生,能讲一下大致的技术原理,以及主要的应用场景吗?

A:虹膜是位于黑色瞳孔和白色巩膜之间的圆环状部分,其包含有很多相互交错的斑点、细丝、冠状、条纹、隐窝等细节特征。虹膜是唯一外部可见的人体内部组织,拥有高度独特性、稳定性及唯一性等特点,虹膜的形成由遗传基因决定,婴儿发育到8个月左右,进入了相对稳定的时期。

虹膜识别技术是一种基于眼睛中的虹膜进行身份识别的安全检测技术。从技术层面来讲,就是通过一种近似红外线的光线对虹膜图案进行扫描成像,并通过图案判定相似程度。虹膜识别技术的主要步骤有虹膜图像的获取、预处理、特征提取与编码、分类。

图片

图片

虹膜识别原理图

Q:公司所选择的虹膜识别技术方向和传统的身份识别技术相比,主要有哪些优势和劣势?

A:传统的身份识别技术,主要是人脸和指纹。应该说,虹膜相比这两种方式有明显的优势,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说:

一是误识率低,可达到百万分之一,而指纹是十万分之一,人脸只有万分之一;

二是复杂性高,有250多个自由度,指纹只有20个自由度;

三是稳定性高,虹膜在人体6~18个月成型,几乎终身不变,而指纹易磨损,有少量人天生有指纹缺陷,人脸随时间变化很大,长时间的稳定性较差;

还有一个就是虹膜属于非接触式识别,与指纹相比方便卫生;

最后,虹膜安全性高,相比人脸和指纹,极难被仿制伪造。

劣势的话,虹膜产品因为目前还未上量使用,产业链不够完善,技术难度高,成本也比较高,限制了推广。

Q:我们知道,虹膜在身份识别领域的应用由来已久。但是国内市场始终没有出现规模化的应用场景。您认为,短期内国内市场会出现变化吗?作为一家早期创业公司,公司是如何思考未来的业务场景布局的?

A:我认为未来几年,随着政策的支持、产业链的完善和市场的认知提升,虹膜的应用场景会逐渐变多,并逐步推广上量。从我们公司来说,主要从4个方向来布局,包括公安、大安防、智慧驾驶和消费电子。具体来看,我们的业务战略画了张图,如下所示:

图片

点面科技软硬件解决方案与应用场景规划图

图片

图片

图片

虹膜终端的典型应用场景

Q:能和我们分享下公司落户宝山和环上大的故事吗?

A:落户宝山和环上大绝非偶然,而是由于我们的几个朋友长期在宝山做相关方面的工作,耳濡目染,也逐渐了解到宝山和环上大对科创企业的支持,于是决定到宝山这片热土好好发展。落地之后,环上大的工作人员非常重视公司的发展,从产业政策、公司融资和业务拓展方面都给予了多方面的支持,对公司的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非常感谢他们。希望环上大后续能继续支持我们。

信息来源:上海宝山

当前页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