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城市 民心工程|宝山打出“组合拳”, “四招”破解停车难
来源:上海宝山 发布时间:2022-10-31编者按: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宝山区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殷殷嘱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探索求解、用心用情破题,在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病有所医、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等各方面持续用力,全力推进各项“民心工程”建设,成功打造一幕幕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的实践剪影。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曾经生活四件头等大事“衣食住行”,转变成“衣食住行停”。在不少居民看来,有没有地方停车、停车是不是方便,直接与日常生活的幸福指数挂钩。
宝山区委区政府紧盯这一民生痛点,将停车难综合治理工程列为民心工程项目,聚焦老旧小区、医院周边,积极挖掘可用资源,并利用数字化管理手段,盘活存量,全力破解群众停车难题,着力改善城市交通出行环境。
两年来,停车难综合治理工程累计完成10个停车难治理先行项目,开竣工公共泊位1002个,累计完成5个错峰共享项目,2个道路智慧停车项目,2个医院停车预约项目。其中,吴淞街道同济支路沿线智慧停车场为全市三个(浦西唯一)通过市交通委验收的智慧道路停车点位,也是全国首家纳入个人征信体系的道路停车场。
想方设法挖潜,在小区外部“拓”出车位。
宝山区高境镇美岸栖庭小区规模较大,停车问题比较突出。宝山区结合国权北路大中修工程,利用何家湾路国权北路西南角闲置空地,建成临时停车场,提供泊位102个,与周边共享泊位10个,有效缓解周边小区停车难问题。有了这个成功案例后,宝山区积极开拓思路,在南陈路上大路绿地新建生态泊位105个,服务慧华东苑、慧华西苑小区居民。结合联东村城中村改造公园项目,预计新建泊位168个,服务祥泰苑等小区。
螺蛳壳里腾挪,在小区内部“挤”出车位。
对于部分规模较大、空间有余量的小区,在内部通道开辟临时停车场,服务临近居民小区。大场镇环镇北路、乾溪园等居民小区,4个小区的停车位加起来不到800个,但居民的私家车却超过了1100辆。经过努力,宝山区将连接上大路、环镇北路的小区内部通道改建为停车场,增加254个泊位,深受居民欢迎。“本来小区车位一位难求,现在把通道充分利用起来,下班后再也不担心找不到车位了,很方便!”一位居民开心地说。
盘活各类资源,停车场“错峰”共享。
部分场所存在“错峰式”“潮汐式”停车现象,小区里晚间停车需求大,商业体等公共场所白天停车需求高,两个区域停车忙闲程度刚好形成互补,宝山区盘活停车资源,发挥最大效能,推动停车场“错峰”共享。在高境镇逸仙华庭北侧,与小区一墙之隔的是临港新业坊园区,园区内有1300多个停车位,经过各方协调,临港新业坊专门为逸仙华庭小区居民提供一批停车位,并以每个月300元的单价“包月”给居民。为了方便小区居民停车,小区和临港新业坊之间的围墙上还特地开了一扇小门,居民可以通过刷卡的方式往来于小区和园区停车场,大大地方便了居民停车。此外,金富门城市更新项目,由建设单位新建泊位80个,用于华能城市花园、宝山十村等小区错峰共享;区文化馆修缮项目,地下民防车库可提供20个泊位用于宝钢五、六村居民错峰共享,建成后将进一步缓解周边居民停车难。
推进科技赋能,停车服务更“智”能。
鼓励公共停车场运营主体利用新技术,探索错峰共享、智慧停车应用场景,满足市民就近、便利停车需求。推动线上支付。加快推进公共停车场数据接入上海停车App并开通线上支付功能,宝山区公共停车场网上支付覆盖率达100%。
提供网上预约。吴淞医院、顾村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针对医院停车难的问题,设置预约停车专属车位,在微信小程序上开发预约停车模式,市民可通过微信小程序直接预约当天的停车位。居民王女士表示:“父亲乘坐轮椅,车子停外面不方便。现在可以把车子停到医院车库,真的方便很多!”
道路智慧停车。充分利用数字化、智能化手段改造路边停车场,目前,同济支路、江波路道路两侧已经看不到收费管理员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排排摄像头和时尚的天空蓝停车位,居民可通过上海停车App扫码支付停车费,且停车采取阶梯式收费模式,15分钟内停车只需2元、半小时4元、1小时7元,夜间停车过夜只需5元。
衣食住行停,桩桩件件都是和百姓息息相关的生活大事。为人民服务,永远都在路上。解决停车难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用好政府、市场“两只手”,建管结合、数字赋能,持续推进。接下来,宝山区将采取多种形式,不断丰富停车泊位资源供给,积极推进小区、医院周边公共停车场提供错峰共享功能,加强停车信息的显示和引导,加快建设本区停车数据平台,开发停车多场景应用,提供更多线上资源,丰富市民的停车选择,让广大居民生活得更便利、更舒心、更美好。
信息来源:上海宝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