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用画笔记录下这个春天闪闪发光的普通人

来源: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孙子璎   发布时间:2022-05-20

这几天,一张“1099弄文华镖局志愿者”的卡通漫画,一下子在宝山区大场镇文华苑社区群里刷屏了。

这幅画是居民盛欣熬了3个晚上绘制而成,也是4月1日封控以来,她为小区志愿者画的第20幅卡通漫画。

画笔下,盛欣细心记录下送菜、配药、核酸检测等志愿者的最美瞬间,洋溢出满满的阳光和能量。

盛欣是一名“80后”,也是一位绘画老师。封控后,除了给学生上网课、带娃以外,她也把目光投向了身边的志愿者。“我在微信群里经常看到志愿者忙碌的身影,特别感动,我就想着发挥一技之长,把他们记录下来。”

随着了解的深入,盛欣发现志愿者非常辛苦,也有着很多不为人知的小感动。于是,她一直没有停下画笔,以平均一到两天一张图的速度进行创作。“我不能在现场帮他们,但可以通过画笔表达我对志愿者的感谢、鼓励和支持。”

今天,我们就透过盛欣的卡通漫画,走进这群社区最可爱的人,听听他们的志愿故事。

“文华镖局志愿者”

一群奔跑在“最后100米路上”的年轻人

因为封控,盛欣一家一日三餐的食材主要通过政府发放、团购和散单采购。物资到达社区门口,最后100米怎么送达?一群社区配送志愿者映入了盛欣的眼帘。

文华苑共有五个弄,是一个有着3000多户居民的大社区。封控初期,各电商平台物资和配送能力有限,物业还能够承担起从小区门到楼栋门的配送任务。但随着封控时间延长,电商运力逐渐恢复,小区1099弄东门外各种平台散单与日俱增,有时多达千件。伴随而来的是物业的力不从心。这时,1099弄20位年轻人站了出来,他们大多是“70后”、“80后”,不少还是年轻妈妈。大家穿上“大白”,立刻行动,为居民散单的“最后100米”难题日夜奔忙起来。

4月13日,1099弄散单越积越多,灰蒙蒙的天暴雨欲来。他们组成积压散单突击小分队,自带电动车装备,冒着大雨一趟趟转辗于车库与居民楼间,只为把生鲜、蔬菜、水果和各单位投喂的物资送到居民手中。

年近七旬的志愿者盼盼阿姨,每天到车库进行散单分拣。一堆堆物资从东门摆渡到车库,盼盼阿姨一人承担了分拣工作,帮助志愿者提高配送效率。志愿者雨季也坚持每天到岗,拉着自家的野营车,每天步行27000步走遍整个1099弄;人称“哆啦A梦”的高老师,出现在居民有需求的各种场合,不论是寻找散单遗失件、无主件,还是取药,投递应急食材,她总是有求必应;还有志愿者夏青,在小区未下达可自行取件通知前,她主动承担起了京东件的配送,最多一天配送了150件。

为帮两位邻居配药

69岁张阿姨成了“跑医院最勤的人”

张建美是两个楼栋的楼组长,也是一名党员。封控前,她第一个到居委报名当志愿者。一个多月来,张建美已变成大伙儿口中亲切的“张阿姨”,志愿工作也从最初的核酸叫楼、维持秩序,拓展到为居民配药。

“4月5日,楼里一位80多岁的阿婆急着打我电话,说她的高血压药只有2天药量,要断药了。”作为楼组长,张建美正想着如何帮老人找药,楼栋里另一位居民发来私信求助,告诉张建美她的安眠药马上要吃完了。第二天,张建美便拿上两本病历本、里面夹着邻居剪下的药盒卡片,跨上电瓶车开启了疫情后的第一次配药之旅。

这次配药成功后,张建美又收到了其他几个楼栋居民的配药求助。张建美又第二次为配药“出征”,前后跑了两家医院,从7点出门一直忙到12:30,为居民配来了癌症晚期治疗药物和抗抑郁药物。

居民配药需求逐日增加,张阿姨也加入居委会配药志愿者团队,和另两位志愿者李慧艳、罗其昌互相配合,每日奔走在配药路上。“胰岛素需要低温冷藏,我们就用冷饮包单独拎在手上;药费都是我们先垫付的。”每天11:45一吃完午饭,张阿姨就会冲出家门,抢先排在大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第一个等着配药。

最多一次,张阿姨和李慧艳配了130本病历卡,从中午12点一直忙到晚上8点。“当天我忘带水了,饭也没来得及吃,最后居委派了两辆轿车,拉了两后备箱的药,我再开着电瓶车把最后一箱药送回了小区。”

张建美说,这么干说不累是假,不过睡一觉就好了。“我是一个上海市民,在危难的时候,出一点力也是应该的。”

文华苑社区这样的志愿者还有很多。盛欣的每一幅图画背后都藏着一个打动人心的小故事。封控期间,文华苑居委工作人员、物业和志愿者们奔波在各自岗位,共同守护着小区。

只有团结一心,才能共克时艰。盛欣告诉记者,她会记住2022年春天里这些最真实温暖的光:“只要疫情没有结束,我会一直创作下去,用画笔记录下更多闪闪发光的普通人,定格下更多坚守和感动。”

信息来源:上海宝山

当前页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