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疫情日记:4月9日——“团菜”奏鸣曲
来源:区融媒体中心 发布时间:2022-04-124月9日 星期六
我的疫情日记——“团菜”奏鸣曲
撰稿:唐吉慧
我所居住的小区是位于宝山区友谊路街道的宝城一村。今天是封控的第9天。
这几年我习惯了晚上睡觉关手机,一觉安安静静地睡到天亮,但这几天不得不开着了,志愿者群里通知抗原与核酸检测的消息常常在深夜,居委少眠少休地待命随时发通知,我们楼道志愿者自然要及时把通知传达给楼里的居民,检测的时间有时是在早上6点半或7点,邻居们早点知道,也好早做准备。
今天早上的抗原检测是在7点,外场志愿者准点按响了我家的门铃,我接过一包未及分装的检测用具。为了减少社区感染的可能,不给邻居们添麻烦,我昨晚琢磨了一个小方法,找出若干个袋子,袋子的靠上三分之一处用剪刀剪开一个孔,采样器、试剂、试剂盒三件为一组分别装入一个个袋中,不用敲邻居家的门了,袋子便可直接挂在各家大门的把手上,待回到家中在发消息告诉他们已分发完毕,请注意查收。8点左右检测结束,各家试剂盒上的呈像陆续传到了微信群里,我们楼仍然全“C”。10:47居委紧急下了通知,原定明天的全员核酸提前到了今天中午12点。
这次的医疗队来自江苏常州,在医疗队进入小区简单准备后,检测开始了。今天天比较热,气象预报说最高温度可达29度,数十名外场志愿者中午11点半全部到岗,穿着防护服在室外忙碌。
昨天新闻说今天将调整使用“随申办”核酸码,楼道志愿者们纷纷在检测前指导起邻居们如何使用“随申办”。
生活物资成为了这几天的焦点,民以食为天,粮食无疑是生存的根本。于是和大多人一样,我的朋友们加入了各种应时而生的“菜团”。我的一位友人十分有趣,他说他的太太像上紧了的发条,在手机上奔波于各种团购,真正是黎明即起,夜半不寐。
友谊街道的友人曾于4月5日在友谊防疫志愿者工作群里向大家推送过“集购码”,当天我转给了多位宝山的友人,不清楚是否有效,第二天自己也试着填了一份。晚间11:49分,见 “上海宝山”发布了“集购码”新一轮物资保障的套餐订购服务,突然想起自己填的那份单子,未曾想半小时过去,是10号深夜12点多,突然响起了门铃声,我犹豫地接起电话:“你好,菜到了,请来取菜吧。”下楼见到数米外一位外场志愿者坐在电动车上,铁门外是放着的一箱蔬菜,我感激的望着他,说了声谢谢,他便飞驰而去。原来是“集购码”上购买的蔬菜,我立即询问起几位友人,他们同样一一收到。
“团菜”的故事多少带着些辛酸,可也正是上海人内心坚强的体现。就这样,上海的朋友们,认识的、不认识的,每天在各种不同的“菜团”里演绎着一支支“团菜”奏鸣曲。
深夜2点半了,天亮后没有抗原检测、也没有核酸检测,终于能踏踏实实睡个觉了,不过手机还要开着。窗外星星点点,几户人家仍然亮着灯,我想所有的困难都会过去,因为总有一些灯是会在黑夜里亮着,给人以勇气与温暖。
上海,晚安。
信息来源:上海宝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