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台楼塔、古桥流水、绿影碧波……宝山这座“上海市四星级公园”等你打卡
来源:区文旅局 发布时间:2022-11-16宝山区友谊路1号的上海淞沪抗战纪念公园,建于1956年,最初定名为“友谊公园”。老底子的宝山人都知道,之前它叫“临江公园”。
2015年,为纪念“八·一三”淞沪抗战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公园进行改建,纳入更多淞沪抗战的内容,并更名为“上海淞沪抗战纪念公园”。
阳光正好,逛公园正合适,何况这里历史满满。
孔庙大成殿
走进林荫甬道深处,一座气势雄伟的重檐歇山顶建筑映入眼帘,它就是拥有近三百年历史的孔庙大成殿。
宝山孔庙始建于清乾隆十二年(公元1747年),多次重修,又经历战火被破坏殆尽,只剩一座大成殿幸免于难。
修复后的孔庙大成殿保持原有风格,坐北朝南,占地579平方米,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四周环有檐廊,檐柱间有0.48米高的砖砌栏凳。
2021年,孔子诞辰2572年,一幅长达14米的《孔子周游列国》砖雕作品正式亮相大成殿。
近日,在大成殿内,由宝山区博物馆联盟和上海木文化博物馆联合举办的《上海木文化博物馆专场展示》正在开展。
吉象有加文创作品展区
“吉象有加”作为上海木文化博物馆特色文创品牌,理念是将快乐、幸福、平安的文化和祝愿传递给至亲、至近、至爱之人。此次展出的展品为一尊小叶紫檀吉祥十二生肖和三款中国传统古典家具的代表坐具:官帽椅、圈椅和笔杆椅。
精雕而成的“吉祥十二生肖”小叶紫檀雕件,以大象加十二生肖为题材。大象体型硕大而强健,是力量与富足的象征。象谐“祥”之音,传统习俗中,代表了吉祥。
三款椅子为“缩小版”,常用于长辈赠送给未成年的至亲至爱,寄语长辈们的美好祝福与期盼。
Wood研习社展区
“Wood研习社”手作体验项目及木工工具是上海木文化博物馆多年来建立的“木之三生”研学体系,特邀国家工匠大师结合各年龄段人群特点打造“文化艺术理论与手作实践结合”的课程活动。
从身边的木器具、生活用品入手,通过形象的木作课,讲解由来、演变、科普知识点,让大家学习掌握文化知识和技艺手法。
针对不同群体开发不同体验内容的木工课,注重对木工的制作和科普知识点的引导,让受众亲身感受身边的文化艺术和科普知识。
展期:2022年11月-2023年2月
开放时间:9:00-11:00,13:00-15:00(周一闭馆)
陈化成纪念馆
1992年6月16日陈化成殉国150周年纪念日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2015年移至大成殿东侧新址。
纪念馆陈列分为“少年从军、历著战功”“临危受命、血洒宝山”“民族英雄、名垂史册”等3个部分,以多媒体现代化展示手段结合鸦片战争的文物及史料,全面展示了民族英雄陈化成英勇壮烈的一生。
开放时间:9:00-16:30(16:00停止入场,周一闭馆)
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
全国唯一一座反映两次淞沪战役和上海十四年抗战全过程的主题纪念馆——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伫立在烟波浩瀚的长江入海口宝山滨江岸线旁。
纪念馆1-2层陈列区,设有常设展《艰苦卓绝——上海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主题展》《血沃淞沪——淞沪战役主题展》《黑白的热血——张明曹抗战美术作品展》《陈诚淞沪会战档案史料室》,真实还原了“一寸山河一寸血 ,一抔热土一抔魂”的抗战历史场景。
馆藏文物与馆外石刻长卷主题墙“淞沪魂”、胜利广场、和平钟、雕塑“结-1937”、主题雕塑群“历史之门”,激励华夏子孙“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视和平、警示未来”。
开放时间:9:00-11:00,13:30-16:30(16:00停止入场,周一闭馆)
宝山古城墙遗址
行走在公园内,还能发现一部宝山史,近五百年前的古城墙依稀可辨。
宝山古城墙,始建于明嘉靖十六年(公元1537年),原为吴淞江守御千户所城。城周有护城河,东南和西北各有水关一座。城墙现仅存两处遗迹:一处在上海淞沪抗战纪念公园内,属南城墙,夯筑,用砖包砌;另一处在宝山中学。
墙基在地下埋藏较多,沿线经常有城墙砖出土。
东南水关遗址
东南水关,始建于清顺治七年(公元1650年),控扼城内通向南门外的水道,呈单孔石拱桥式结构,花岗石材质,北面两侧尚存花岗石水闸残柱。
宝山县城原有东南和西北水关各一座,现仅存此东南水关。
宝善桥
不经意走过的一座桥,都经过了400年的岁月风云。
宝善桥又称众缘桥,俗名大石桥,明天启五年(公元1624年)始建,清嘉庆五年(公元1800年)重建。三跨平梁桥,桥面每跨并铺三块青石板,两侧有栏杆孔。
原位于月浦镇东,后因市政建设,2004年按原样移建于现址。花岗石累砌桥墩,两端有分水。桥两侧的桥栏为移建后所新建。
走在这座“上海市四星级公园”内,亭台楼塔、古桥流水、绿影碧波,古典与现代并存,仿佛一个转角就能踏进历史深处。
Tips:
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公园
地址:友谊路1号
开放时间:全天2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