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3年是“一网通办”上线第5年,为进一步加强“一网通办”品牌宣传工作,树立“一网通办”品牌意识,根据全市部署,宝山区将建立“一网通办”品牌集中宣传机制,其中,每周推出部门话“网办”系列宣传,向企业群众呈现各区级职能部门2018年以来,推动、探索、融入“一网通办”改革的经验做法和工作成效,不断提升本区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服务知晓度、品牌美誉度。
今年是上海“一网通办”服务改革的第五年,随着服务型政府改革的不断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成为新时代推进政府“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五年来,税务部门主动“跨界”,与市政府“一网通办”平台相融合,让企业和群众享受越来越多的“一站式”服务体验。宝山区税务局积极主动与不动产登记事务中心、房地产交易中心等部门联合共通,推动“住房一件事”高效落实,将多个事项和资料纳入“两个免于提交”,在定分止争、分类纾困等方面提供各项优质服务,不断提高办税效率。
“能办”到“好办”,优化跨部门协同减环节。
“一网通办”改革实践在方方面面都取得显著成果,特别在不动产交易领域的应用,实现了套餐式的集成服务,以“数据通路”代替“群众跑腿”,不断推动本市营商环境优化升级。在“一网通办”平台上,市民只需在线提供电子申请材料,税务后台进行税费预审核,并将审核结果在24小时内推送至纳税人处,纳税人确认后即可来线下“一件事专窗”办理缴纳税费、转移登记、当场取证事宜,实现“线上申请、网上查看、现场核验、随到随办”线上线下融合并行的新型服务模式,让纳税人享受“过户+缴税+领证”的集成服务,实现“立等可取”。在税务、登记与交易等政务服务部门通力合作下,有15000余户家庭享受了房产交易集成服务,涉及税费审核7500余套。
“能免”到“好免”,数据社会化应用减材料。
“一网通办”不仅实现了减流程,更是通过数据的社会化应用,让“电子亮证”等项目最大限度发挥价值,真正实现减材料。“我的身份证忘带了怎么办,家离这里很远,再回去不方便,难道要白跑一趟了吗?”50岁的王先生来到宝山房地产交易中心缴纳房产税,因为没有携带身份证件而十分苦恼。税务工作人员及时引导其出示电子身份证二维码,依托“随申办”小程序电子“亮证”功能,在窗口进行扫码比对,顺利高效办结了房产税业务。“两个免交”是对社会的庄严承诺,是推动政务服务从“能办”到“好办”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实现群众办事更便捷,企业办事更高效。
“单兵作战”到“协同共治”,为民解忧营造“宝山温度”。
房产问题社会关注度高、反响强烈,与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如何更好地为老百姓办实事、解难题成为税务部门重点关注的问题。税务积极主动将业务融合至“一网通办”平台,更是将部门协同的精神带入日常工作,彰显为民服务温度和决心。宝山区税务局与宝山区不动产登记事务中心、房地产交易中心、公积金管理中心等单位协作共治,全面构建起涉房业务“联建共建、税收共治、资源共享”的跨部门协作治税机制,创建了首家“103职工创新工作室”,以标准的业务规范为保障,将咨询、答疑、纳税辅导、争议处理等多个服务事项提供面对面、点对点专业化服务。每年提供约25000人次涉税咨询服务,接待处理疑难事项1000余件,95%的问题做到即答、即办,5%的问题通过跨部门协作限时答复、办结。
下一步,税务部门将继续充分利用“一网通办”智能化能力,围绕群众办理事前、事中、事后全周期,聚焦群众办税服务获得感,开展系统和流程优化,为用户提供以“个性指南+智能申报”为特征的办事全过程智能办理辅助服务,以提升用户办事便捷性和体验度,推动“一网通办”从“能办”向“好办”“爱办”转变,让更多的企业和群众感受到便民办税的便利和实惠。
信息来源:上海宝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