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停歇的诊疗!宝山畅通特殊时期“血透路”

来源: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孙子璎   发布时间:2022-04-12

4月1日起,浦西地区实施新一轮核酸筛查。对于血透患者而言,保证每周3次的血透治疗成为头等大事。为畅通区内1200名血透患者生命线,宝山精准排摸、畅通环节、优化流程、统筹资源、条块联动,让特殊封控期的血透之路便捷又温馨。

4月6日,浦西封控后,薛阿婆第三次前往吴淞中心医院做血透治疗。下午1:00,老人向杨行镇预约的车辆已经在楼下等待。上车后,志愿者“大白”开车护送老人来到医院。

抗原检测阴性后,薛阿婆迅速进入血透室。同时,薛阿婆的核酸检测流程也同步进行。

薛阿婆是一位肝移植患者,家住杨行镇,以前一直在上海市区一所三级医院定期血透治疗。3月底,因疫情管控,这家医院进入闭环管理,而4月1日起,浦西全域又封控管理。这让薛阿婆和老伴一下没了方向。

当天,薛阿婆老伴赶紧联系居委会询问就医问题。此时,宝山各街镇血透患者排摸工作也正在展开。居委会立即将薛阿婆的情况上报。第二天,宝山卫健部门便为薛阿婆落实了封控期间的血透医院和具体血透时间段。杨行镇也积极调配车辆,解决薛阿婆和老伴的出行顾虑。4月1日起,薛阿婆在宝山的第一次血透治疗顺利展开。“接送车辆、血透时间都提前对接好了,整个过程非常顺畅。”

虽然封控管理还在继续,但有了固定的血透医院和血透时间,薛阿婆每周一、三、五的血透治疗仍在正常持续。

作为此次封控期间宝山血透病人定点医院之一,自3月28日以来,吴淞医院血透中心接诊的血透患者数增长超过四成。医护人员放弃休息,增开治疗班次,全力保障患者的及时治疗。

65岁的张阿婆患有尿毒症多年,原先在大场镇一家医院定期血透治疗。受疫情影响,3月30日起,她的小区封控进入闭环管理。在宝山卫健委统一安排下,张阿婆被转到宝山封控重点区域人员定点医院——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接续治疗。

从4月1日起,这家医院每天接收近80位来自封控重点区域的血透患者。由于患者来源、病情具有不确定性,血液净化中心每天接诊的血透新患者占比超过五成。为杜绝传播风险,除核酸检测外,乙肝、丙肝、艾滋、梅毒等血液指标也是血透前必检项目。以往,实验室这类检测要隔天才能出报告。为此,医院开辟绿色通道,血液检测两小时即可出具报告,大大缩减了患者等待时间。面对疫情特殊时期,血透患者难免产生焦虑和陌生血透环境带来的不安的情绪,医护还组成“稳心小分队”安慰、照顾患者。

对血透患者而言,一周三次左右的血液透析是维系健康的“生命线”。为了呵护这些“机器上的生命”,封控期开始前,宝山区提前开展全区血透患者底数排摸工作,通过区内综合性医院排查、查阅个人健康档案、各街镇下发“血透人员的底数排摸表”、发布需求调查二维码等方式,累计排摸区内、区外就诊患者1200余人。

在摸准底数的基础上,区卫健委统筹安排,将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吴淞中心医院、仁济宝山分院、上海中冶医院作为血透病人定点医院,其中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作为封控重点区域人员定点医院,为患者制定“一人一策”医疗保障方案、下发“温馨提示”,明确患者就诊医院、就诊时间和居村委联系人员,为患者提前安排分时预约。

为解决医护人员参与一线疫情防控工作导致的人员紧张问题,宝山区对区内4家血透定点医院的床位数、诊疗仪器、医护人员等医疗资源进行排摸,建立医院每日血透室医护人员数预警机制,统筹协调区内医院医护人员,确保每日血透三班正常运转。

此外,宝山还积极协调交通委、公安、各街镇,为血透患者外出就诊提供绿色通道,同时配备专车,为有需求的患者安排专车转运接送,确保血透患者治疗形成闭环。街镇发动辖区内居村委广泛宣传就医热线,做好对血透患者居家期间的关心、关爱工作。

信息来源:上海宝山

当前页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