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公寓”提升村民收入 “众文空间”赋能乡村美育 被唤醒的乡村资源让村民幸福感满满 ( 2024-01-18 14:06 )

天平村位于宝山区罗店镇东北翼,紧邻罗店工业园区。近年来,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禀赋与独特的区位优势,天平村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壮大,优势产业集聚,成为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乡村经济得以快速发展,既与天平村持续做优一二三布局,积极打造自身经济造血平台密不可分,更离不开镇村两级政府积极统筹,将闲置宅基地和农房盘活利用与“筑巢引凤”吸引人才入驻相结合,以提前规划、个性化打造的方式集聚闲置农房打造“人才公寓”,在留住优质产业、壮大集体经济的同时也让当地村民有了更高、更稳定的收入。

图片

规划在前 “筑巢引凤”鼓了村民的“钱袋子”

坡屋顶、青瓦、白墙,配合中国传统特色的门窗样式,建筑风格简洁明快……在比邻罗店古镇的“天舒苑”内,一幢幢三层高的联排小洋房整齐排列,散发着古朴韵味。社区式封闭管理、进门需要人脸识别,公共区域装有高清探头,电瓶车能集中充电等装备又让这里充满着现代气息。这里是天平村村民集中居住后的统一建设的新家,也是罗店工业园区部分白领居住的地方。

由于历史原因,40年前的罗店镇已实行集中居住,各村以生产队为单位,盖起了一排五户十间的“兵营式住房”,砖木构造大多破旧不堪,存在很大安全隐患。为了改善村民的居住环境,2014年10月,天平村申家楼39户率先启动项目试点工程,开启了农村“兵营式”危房改造的村民自建、政府配套的“罗店模式”。随着第二批改造试点建设,“天舒苑”于2019年建造完成。

在第一批改造试点村民逐步入住后,天平村两委班子便发现了农民房闲置导致村民无序出租可能会带来潜在消防、治安隐患。恰逢罗店工业园区转型为“北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园”核心区,导入了大量生物医药企业,人才住房需求旺。于是,罗店镇尝试租赁一批农民闲置的宅基地房屋打造农村人才公寓“样板房”的想法应运而生。

于是,天平村以“村民自建、政府配套”为模式,在建设初期广泛征询村民意见,以“一房一方案”的建设理念,将房屋格局交由村民自主规划设计,通过增设门洞等方式,将出租区与自住区做合理分隔划分,既能保障村民个人居住的私密需求,也能规划出供人才居住的规划区,增加一笔租金收益。

“以一栋楼大概9间房为例,村民在建设初期就要想好自留几间房作卧室和客厅,有多少房间可以空出来出租,是把一楼租出去还是三楼出租?租客出入口开在那一面?”天平村党支部书记严云龙说,村委会率先对每一户村民上门排摸,建立台账,做到掌握全、底数清,再与施工方沟通每一栋楼房的个性化需求,之后将房间数汇总后与园区对接,由园区先全盘租下后,然后根据企业需求分配到个人。

图片

村民只需要按照统一标准对房间进行必要装修,剩下的出租管理全都由村对接园区负责。由园区参与合作的人才公寓项目,能够确保村民闲置房屋不会存在“空窗期”,租金以每月40元/平方米计算,五年一签、每季度租金准时到账,让这里的村民“旱涝保收”无后顾之忧。

70多岁的申月琴家有两个儿子,2019年6月,在相对集中居住区天舒苑总共分到了两栋两开间共约600平方米的三层小楼。留下自住部分后,申月琴把剩余的房屋都交由村里统一管理。“我每间出租房面积在30平方米左右,11间房的月租金大约在1.5万元,用不了几年就能收回自建房的支付费用。”申月琴高兴地说道。在“天舒苑”,像申月琴这样将闲置房屋集中出租的,有23户村民共计118间房屋。

“人才公寓”让人才安居,规范农房出租管理的同时,还能探索出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路径。多年的和谐相处,让这里的村民与租户俨然成为一家人。租户与村民共建了微信群,转让闲置物品、对接团购、社区管理等问题都可以在群里沟通,社区内处处洋溢着相互理解、互帮互助的温馨氛围。

“什么时候续签?还可以增加出租房屋吗?”随着五年租约的即将到期,心急的村民已开始询问村委会的工作人员如何续约。

闲置农房变身文化空间 点亮村民文化生活

在天平村,闲置农房除了可以变身成为让村民钱袋子鼓起来的“人才公寓”,还可以打造成为带给村民“美的享受”的文化空间,让村民的精神需求得到满足。

在村委会旁,有这样一个院子,里面有供村民休息的六角亭、丰富的运动器材,还有一座文化气息浓郁的“中国风”小楼——“众文空间”。百余平方米的空间被分成书画空间、睦邻空间、非遗空间等区域。在入口的书画空间,时不时能看到村民在这里泼墨挥毫、水墨成画。这里定期向村民开展书法及绘画培训、公益讲堂等各类文化活动,让村民走进中国画的美育艺术世界。

图片

这里原是村里老书记的家宅,后因无人居住,于2018年天平村建设“美丽乡村”时以老旧房屋进行统一回收。此后,老宅也经过回收重建后成为补充公共文化服务空间资源。在罗店镇打造乡村公共空间时,对这处老宅进行了整体设计与功能改造,把它变成了可供居民开展文化活动的众文空间,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在罗店镇政府的牵线搭桥下,画家李新卫的画室也入驻到天平村,为乡村增添精神文明建设的新阵地。如今,这里还陈列着不少李新卫以天平村乡村振兴题材创作的绘画作品以及文创产品,比如以采摘季天平村的火龙果和葡萄为主题的折扇画面等,通过另一种方式向走进这里的人们展示了天平村乡村振兴后的繁荣景象。

“乡村美育是新时代乡村治理的重要手段,具有激发乡村文化内生活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意义。”严云龙说,文化空间的打造能满足村民精神文明的需求,充实村民生活,从而提升村民幸福感,是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要素。

当前页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阅读
  • 宝山汇APP

  • 上海宝山微信

  • 上海宝山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