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关于对民办好时光小拇指幼儿园教育综合督导的意见书
发布时间:2022-01-20为贯彻落实国务院、上海市《教育督导条例》精神,依据市教委、市督导室转发的教育部关于《幼儿园办园行为督导评估办法》通知(沪教委督〔2017〕20号),及《宝山区民办幼儿园办园行为督导评估指标(拟定稿)》的要求,由市、区督学、教研员、科研员、儿保医生等组成的督导组,于2021年12月3日对好时光小拇指幼儿园进行了教育综合督导。督导组审阅了幼儿园的自评报告及近三年相关资料,查看了园舍园貌,观摩了保教活动及安全卫生工作全过程,分别与园长、中层干部及部分教工进行了个别访谈,并对园内47名教师、258名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评估人员对各类信息进行了汇总与分析,形成了如下督导意见:
一、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办园条件
办园证照齐全,资质符合规定。幼儿园依法办理了《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民办非企业单位(法人)登记证书》及《食品经营许可证》,与淞南镇镇政府签订的《园舍使用合同》,均在有效期内。《收费备案书》已在区学前教育科室备案。全园共有托、小、中、大班10个,幼儿数254人,班级学额数控制良好。
“05标准”达标,基础保障夯实。幼儿园室内生均14.7m²,户外生均面积11.4m²,绿化占用地面积的34.4%,各项面积均达标。每班有独立的活动室、卧室及盥洗室,通风采光条件好。保健室、观察室及厨房,设置布局合理,便于观察和操作。幼儿园主动与专业部门签订协议,对安保消防、燃气的泄露、塑胶粒子等设施、设备进行排摸检测和及时维修,确保达成安全质量标准和环保要求。监控设备运行正常,疏散通道、安全出口通畅;危险的工作区域做了合理的划分与防护,为教职工、幼儿营造了安全、健康的环境。
幼儿园投入资金,改造玩沙玩水活动区,扩建图书室、建构室、幼儿种植园,为幼儿提供了安全温馨、充满童趣的环境。中大型运动器械配置齐全,室内运动器具便于拿取,集攀登、钻爬、平衡、沙坑于一体的“勇敢者道路”充分体现课程理念并能满足各年段幼儿动作发展的需要。教玩具配备种类丰富,数量充足,满足幼儿游戏、学习、运动和生活的需求。但专用活动室的功能设置和材料投放的有效性不足,需注重材料投入的多样性、层次性及可操作性,真正发挥其为课程服务的功能。
(二)内部管理
规划推进有序,管理科学有效。幼儿园三年发展规划结构基本完整,目标及措施明确,规划和计划较配套,能监控规划完成的具体情况,增强自主发展意识,保证规划实施的有效性。幼儿园修订完善了《人事管理手册》,以章程为基准,以制度为抓手,坚持民主管理和制度管理,管理机制健全。通过行政周例、月全体员工会,有序有效推进常规工作。幼儿园注重集体讨论决策,定期召开教代会,园务公开落实。积极营造团队和谐氛围,保障幼儿园良性发展。但人岗一致尚待加强,教代会资料欠完整。财务基础工作规范,但伙食费退费应体现在发票备注中,幼儿伙食费损益表需改进。
家园共育同频,资源整合有效。幼儿园重视家长工作开展,家教制度较健全。成立园、班级二级家委会组织,定期开展指导活动。通过家长问卷主动听取意见建议,并汇总反馈。家长会、家访、半日开放、为家长服务等常规工作务实。疫情期间通过平台、微信进行互动沟通,并开设讲座、育儿沙龙等进行指导。幼儿园注重资源利用,以家长进课堂活动拓展课程资源,与部队、社区每年都签订共建协议并积极开展共建活动,拓展了幼儿的生活经验,提升了影响力。幼儿园得到周边社区与家长的认可,问卷显示:家长对幼儿园的满意度高于90%。
(三)安全卫生
重视安全工作,强化宣传培训。幼儿园架构了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层层签订责任书,督促、引导每位教职员工把安全责任记在心中,确保工作到位。组织教职工学习上级有关安全工作文件,并针对幼儿园安全工作特点,对教职工开展消防知识、应急救生知识、保健卫生常识培训,强化宣传教育,提高安全意识。急救培训覆盖到所有教师,目前30名教师持有效急救证书。幼儿园智能安防、数字监控摄像覆盖所有公共活动和集体活动区域,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安全监控防范系统。晨检、幼儿考勤及消毒记录齐全,校车及使用符合相关规定要求。
医教促平安,防疫抓常态。幼儿园严把晨检关,坚持晨检与全日观察相结合。严格执行幼儿午睡十五分钟巡视制度,防止意外发生。落实应急处置措施并普及疫情防治知识,防疫工作开展得规范有序。每月开展一次快乐自助餐活动,开发了花色多样的菜谱、粗粮饭等,促进幼儿食欲,保证孩子的营养全面。儿童视力不良矫治率100%。
(四)保育教育
课程实施规范,科研引领发展。园长重视课程建设,关注各类活动实施情况,听课评价与建议,分析指导针对性较强,起到了专业引领和推进的作用。幼儿园基于问题和困惑确立教研专题,目标明确、过程扎实,内容之间有联系,大小教研有联动,教研内容有序列,“幼有善育”在市展示辐射。有市级民办条线多项立项课题,获奖一项。但仍需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切实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
幼儿园动态建构并逐步完善园本课程方案,有顶层设计,要素齐全,结构合理。在课程理念导引下实践并积累了具操作性的“国润童心”课程。课程内容平衡,活动途径多元,计划执行有序。班级计划重视情况分析和举措跟进,但家园共育内容需跟进。环境创设体现课程育人方向和特色落实,力求满足幼儿不同经历的体验。幼儿园建立符合园情实际的质量评价机制,系列性制度保障课程的正常运行。通过公众号、微博客、网站等信息化技术手段,定期、定领域对幼儿发展情况进行跟踪、分析与评估,完善儿童成长发展的档案记录。
板块特质凸显,教育面向全体。幼儿园能够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安排一日作息,动静交替,做到集体和个别、室内和室外相结合。教育活动过程,教师愿意倾听和鼓励幼儿,师生关系较亲密。个别化学习目标清晰,材料丰富,具有一定挑战性。运动场地布局合理,锻炼器械与用品体现一定的年龄差异。自主游戏过程自然真实,分享聚焦问题。教师与保育员分工明确,站位适宜,能够根据冬季特点给予幼儿适宜的照料,一日活动中幼儿卫生习惯好、自理能力强,遵守规则,勇敢精神,动作协调灵敏,能够大方交往,愿意分享,秩序良好。
(五)教职工队伍
人员配置合理,机制保障成长。幼儿园人员配置及师生比基本符合相关标准(中、大班幼儿数略超)。专任教师大专以上学历占比100%,本科占比85%,100%接受学前教育专业。班级均安排2教1保,确保幼儿保教工作规范落实。三大员基本符合规定的任职资格。依法依规、足额足项为教职工缴纳“五险一金”,保障教职工的权利,教职工队伍趋向稳定。
文化价值引领,内驱激发动力。幼儿园整体思考队伍建设与师德培养的规划,教师培训制度齐备,培训措施具体。修订了幼儿园《文化手册》,以“做快乐的拇指人、奋进的拇指人、团结的拇指人”主流文化价值观,打造团队精神。将校园文化建设与师德建设紧密结合,开展系列师德师风和热点专题的培训和学习活动,进行师德考核评价。每年集团牵头开展“师德标兵、园丁奖”等评优、评先活动,促进教师德业双发展。探索创新建立“星级评定”制度,动态科学设置星级,结果在教师薪酬体系运用,激发了教师内驱力,为幼儿园人才的挖掘和培养做好储备。
机制深化创新,构建教师成长体系。制作了教师《培训档案》,明确教师个人发展目标,关注自身发展历程,建立职业成就感,也让园方明晰教师发展需求,从而提供相应支持。编制了《员工培训与评级操作手册》,定制个性化、菜单式培训内容,实行星级学分制培训,激发了教师学习的自主性。针对共性需求与发展瓶颈开展“问题化”大小教研,通过“互溶式”的教研模式,助力教师成长。面对疫情,顺势而为,搭建互联网+园本培训平台,建立Joy Action培训体系,实现培训资源的共享、培训实施规范标准,助推教师专业化发展。2021年度,《建立互联网+园本培训模式,助推教师专业化成长》入选“上海托幼协会”主办的“民办幼儿园办园经验集”。
二、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一)《幼儿园发展规划》的重点项目需更准确定位,《规划》的自我评估机制待加强。主要表现为:教师对《规划》的参与度不高;《规划》中重点项目与幼儿园管理、保教等有机结合不够;《规划》实施过程中达成度监测、分析与调整的过程性资料不全。
建议:
1.进一步加强幼儿园发展的系统思考和顶层设计,调整优化重点项目,完善监测、调整的自我评估机制,从而提高内部管理的有效性。鼓励教职工共同参与规划编制,提出需求与建议,明确发展的目标及阶段达成的标识,形成幼儿园发展与个人自我发展的合力。同时,建立自下而上的监测机制,通过部门述职、项目成果汇报等方式,对阶段达成度作分析评估,对下阶段的措施调整需形成全园共识,注重过程性资料的积累,反映管理痕迹。
2.做强重点项目,创新机制,形成民办园留人、用人、培养人的可推广经验。一是机制来出招:分层培养内容体系化(师德+专业知识+实践体验)、绩效进阶化(星级+达成标识)、管理自动化(自评+互评),用文化凝心、用评价聚力、用激励助人。二是项目来出击:充分发挥“集团化资源共享”,《Joy Action》学院的作用,通过“接班人计划”、“人才双向需求”,加大后备人才贮备,做好保障与服务,推进幼儿园可持续发展。
(二)课程实施方案待完善,研训一体待加强,教师对儿童行为的解读与教学技术待提高。主要表现为:两类课程的操作指引还需更丰实细致,更具指导性;听评活动后,缺少对共性问题的汇总分析和后续调整;教育活动中教师缺乏观察意识,观察与指导的要点不清晰;教学方法相对单一,未凸显幼儿主体。
建议:
1.加强全体教师对课程方案的学习,提高全体教师课程意识。继续完善课程顶层设计,进一步明确“国润童心”价值内涵,系统思考特色课程与共同性课程之间的关系,科学诠释课程理念,增强课程之间的互融贯通,补充完善课程文本的操作引领,凸显价值导向,使文案更趋完整。
2.依托集团资源,发挥区域带教指导的作用,帮助教师建立“儿童优先”的课程观、价值观;在教师观察意识与能力、核心价值判断、教学方法与师幼互动等方面深入研究,聚焦幼儿“兴趣激发、体验理解、综合能力培养”等要点,通过研讨和训练,进一步把握各发展领域目标,明确教学活动的重难点,注重方法的多样性,提供幼儿直接感知、动手操作、亲身体验的机会,切实地提升教研的实效性。
(三)保育管理能力尚待提高,三大员的专业化培训待加强。主要表现为:教师对不同病孩的全日观察要点把握不准确;龋齿矫治率偏低;未建立体弱儿童矫治计划,个案矫治质量有待提升;保育员对传染病知识和发生传染病后的处置流程掌握欠缺;膳食分析质量有待提升(豆制品摄入不足、油、盐用量偏高等)。
建议:
1.规范卫生保健管理。一是园领导要重视对卫生保健的规范管理,加强对规范操作的学习,建立评价机制,促使管理水平的提高。二是要针对管理的问题和困惑,开展行政例会讨论及专题研究,集聚智慧,解决实际问题。
2.加强保育专业培训,研训需制度化、常态化。制定基于实际问题的培训内容,借助专家讲课、行家纠错、外出观摩等多种途径,提高三大员的实操能力、对数据的统计与分析能力、对意外的应对能力;树立规范意识,建立抽查机制,倒逼各岗位人员落实保育规范,全面提升保育整体质量。
鉴于以上意见,评委组一致通过民办好时光小拇指幼儿园为“宝山区规范一级园”。
宝山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
2021年 12 月 28 日
宝山汇APP
上海宝山微信
上海宝山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