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疫情,TA们挺身而出,组成最可爱的抗疫“志愿军”

来源:友谊路街道   发布时间:2022-05-14

“@所有人 明天小区要做全员核酸,预计时间6点30左右,请大家在家耐心等待,具体时间以志愿者上门叫号为准。”

“@所有人 今天下午有政府蔬菜礼包发放,晚上将有政府保供平台上居民订购的物资到货,请大家在家耐心等待,志愿者将逐户发放。”

“@所有人 今天全员抗原自测,如有异常,请及时与居委会联系。”

……

在宝山区友谊路街道华能城市花园居民区的社区防疫群中,每天都能看到这样的消息。

这些话语,也许会时过境迁被人慢慢遗忘,但是我们不能忘记的,是这几句话背后的人们,有居委干部、有“大白”、有“小蓝”、有门卫大哥、有公安干警……面对疫情,“华能人”挺身而出,组成了最可爱的抗疫“志愿军”。

挺身而出,超人原来是蓝白色的。

“经历过2022年的4月,我们对‘志愿者’这个词的理解,不再仅限于词义,而是有了更深刻的真实体会。”华能城市花园业委会委员陈立胜说到,“这次抗疫战斗中的志愿者规模是史无前例的,志愿者们在这其中发挥的力量也是难以估量的,可以说志愿者们撑起了上海的半边天。”志愿者团体中,有化身“大白”从各地支援上海的医务志愿者,也有化身“小蓝”没日没夜、无怨无悔的社区志愿者。他们每个人都是普通的平凡人,但都以“超人”的姿态,主动投身防疫最前线。

作为华能城市花园居民区社区抗疫志愿者负责人的陈立胜在这次抗疫中还分担了居委和物业部分工作,在人员管理、团购管理、物资分发、巡逻排班工作中不遗余力。“以前上班时经常处理应急事务,想着现在在家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发挥余热,帮助社区渡过难关。”陈立胜谦虚地说,“我们社区志愿者的数量从一开始的14人,到20人,再增加到32人,到现在的上百人,志愿者们采用轮班制,专门负责小区的核酸检测、快递消杀、大礼包发放。如果没有志愿者的给力,别说我这个负责人,任何工作的部署都会举步维艰、一筹莫展。”在这特殊的一个月里,社区志愿者身穿“小蓝”“大白”,运送物资、购药、分发抗原、维护核酸检测现场秩序……随处可见他们忙碌的身影。

大爱无疆,共患难方见真情。“我们的志愿者都是干实事的人,很多人干活的时间甚至比在家都多。大家互相关照,一呼百应。”陈立胜非常动容,“我作为负责人,要保护好所有的志愿者,让志愿者们在这特殊的战场,英锐不可抵挡。”

段楚雯作为居委和业委会指定社区物资团购志愿者,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团长”,责任心超强的她,认真做好每一次团购工作,仔细记录下每一笔团购事宜。她说:“非常感谢志愿者和居民的理解配合,为了坚决阻断病毒的传播,我们统一团购管理,整合各类政府保供渠道,吸纳社会保供资源,既保证居民需求,又规范管理,减少疫情传播。”

并肩作战,不辜负每一份信赖。

“我们居委总共7名同志,这些天来经常靠泡面度日,晚上睡觉就打地铺或是沙发上挤一挤,也没有洗澡的地方,真正是有家不能回。有些居民看得心疼,就给他们做好饭送过来。”一位志愿者叹气说,“经常凌晨时的一个指令,他们就迅速爬起来处置,觉也睡不好。”确实,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传播,每个社区工作者都在超负荷运行,每部手机都24小时待命,时刻准备处理各种突发事件。可以说,他们的付出已经超过了“理应”这个词,更多的是他们对于居民的“大爱”与“担当”。

“我们曹警官也真的非常辛苦。”陈立胜说,“‘警民联系群’在防疫工作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曹佳磊是华能城市花园居民区的社区民警,作为小区“警民联系群”的群主,他在履职的同时,对居民的关心也体现在了点点滴滴。封控刚开始的时候,小区有一位老人急需用药,得知此事,曹佳磊二话没说,询问了具体用药需求后就赶去医院,自掏腰包为老人买到了药。正是这小小但却满满的善意,让这座钢筋水泥筑成的城市充满了温暖。

“这次真的要好好感谢我们物业团队。”一位还在搬运物资的志愿者说,“在‘足不出户’时,几乎所有的快递、物资都是他们接收运送的,他们5个人轮流分工,再苦再累都没有停下手中的活。”

建宇公寓物业经理程宏伟在这次防疫工作中独挑大梁,不仅负责小区的后勤保障工作,也时刻专注着楼里的居民。“我们楼里有3位装修工人临时居住,程经理几乎每天都要上门询问状况,在得知他们电饭煲损坏且食物紧缺后,程经理主动借出了自家闲置电饭煲,并帮忙在业主群中发起公告。其他业主得知后,也纷纷送上粮油、菜品,让硬汉装修工人不禁泪眼婆娑。”一位居民回忆到。这次防疫工作中,全上海小区的物业可以说都在超常规工作,快递消杀、物资分发、维护秩序……他们在用行动守护社区的每一个人。

守望相助,是居民也是战士。

“大家好,不好意思,谁家有打印机吗?能帮忙打印个孩子的作业吗,谢谢!”

“亲们,谁家有儿童理发器吗?求助,谢谢!”

“请问谁家有多余的盐呀?家里没盐了…”

……

这一个月里,居民朋友们守望相助,好像回到了八九十年代,家里柴米油盐不够了去隔壁借,谁家电器坏了就找楼下啥都会修的爷叔。在这段特殊时期,真挚浓厚的邻里关系强势回归。

4月中旬,小区里一位学生突发过敏症,身上起了大大小小的“风疹块”,学生的妈妈在群内着急求助,马上就有居民翻箱倒柜找出药品托志愿者送去,妈妈想要转账时却被婉拒了:“孩子最重要,这都是小事,用不着。”有次某位居民在群中无意间透露自己好几天没吃上水果了,居住在她楼上的邻居看到后就主动联系了她:“要不要菠萝呀?我们家都不太爱吃,我帮你拿下来放在门口吧?”楼下的居民喜出望外,隔日就亲手烘焙了饼干作为回礼。还有很多这样的故事,人与人的感情,就是在这一来一往中逐渐加深。

足不出户期间,每家的垃圾都堆放在门口,不少住在5、6楼的居民主动站出来,申请成为楼道志愿者:“我住在最高层,每天下楼一次,一次就能把所有楼层的垃圾都带下去扔了。”也有居民互相监督,看到有人私自下楼散步遛狗时,就赶紧劝说其回家。华能城市花园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陆永青动情地说:“这次疫情阻击战中,我们华能人从‘我’开始,组成‘我们’的力量,所有为这场抗疫付出过的人,都值得被我们铭记!向我们可爱的抗疫‘志愿军’致敬!”

当前页二维码